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15)》内容以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为主。
中国海岛是中国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海岛史亦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因此研究中国历史和地理也应对中国海岛史进行探讨。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从数千种家谱中,精选了62部名人的家谱,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在社会各个领域做出一定贡献的人物。既有襄政名相、文史泰斗,又有骁勇战将、志士仁人。 每谱前均附有提要,内容包括谱籍、谱名、卷数、篡修者、版本及年代、历代名人等项内容,还揭示了该家谱中有重要资料价值的内容,包括谱序、经济、教育、
《明代基本史料丛刊》之《文集卷》,包含的丰富内容可与本社此前刊印明代史料彼此核补,互相发明,希望能为考镜明代历史提供助力。本编以文集为主,兼收诗文集。明人文集分为别集、总集、文史三类,内容广泛,其中如奏议、信札、传纪、墓志铭、家乘、典制考释、地理民俗等具有很高史料价值。
隆兴寺肇始于隋开皇六年,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爆出较为完整的一座佛教寺院。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编著的《正定隆兴寺壁画(精)》中精选了隆兴寺摩尼殿内壁画约280幅,较为详细地展示了其恢弘的气势和精湛的绘画艺术,是研究中国壁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一部《二十四史》涵盖了中国古代清以前的全部历史,是中国古籍中最有价值的图书,读之,可以令人知古知今知未来;用之,可以经纬天地,纵横捭阖;藏之,可以使你的家庭书香有继,蓬荜增辉。但二十四史对于现代人来说,又有着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是读不懂,二是读不完,三是买不起。张传玺教授主持主编的《白话精华二十四史》上述问题,逐一得到了
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中国通史(第二版,全12卷共22册)--迄今规模最大最为完备的中国通史,代表当代中国史学研究最高水平
本丛书由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组织多位专家学者点校整理,第六编(1—10册)收录了《挥尘前录》、《贵耳集》等四十余种宋人笔记。
《中国总论》(MiddleKingdom)1200页,上下卷。卫三畏关于中国印象的论著,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