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纸在文化、艺术、古籍出版与修复领域的不可替代性,彰显了其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特别是在数字时代下,手工纸以其尺寸、厚薄、色彩和质地等物质属性呈现了其作为可触的记录介质的存在感。当我们用双手触摸它的纤维走向和肌理质感,它所蕴含的自然语义会激起我们心底的感动,给予我们温暖的精神抚慰。本书基于作者团队多年来对安徽、浙江
本书的主要内容涵盖了迄今为止茅台酒厂所生产的所有茅台酒品种。收入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茅台酒在各时期的代表性产品,从包装、产地、制作者等各方面对茅台酒的演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现存茅台酒的品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并对各个时期、不同年份茅台酒的产品特征,以及茅台酒的鉴别要点做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文献资料梳理了中华酒文化
此书为“易苏昊珍藏系列”图书,主要收录了中国历史上精美的绫罗绸缎的相关图片,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性和收藏价值。本书将历史上的绫罗绸缎精品汇集起来,有人物、植物、花卉、场景、动物等,内容写实,画面结构严谨;配色协调得当。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与鉴赏性,书中的绫罗绸缎图片高度清晰,极具有参考价值。每篇均从技法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当然也是文化,是“食而能化、化而能食”的“有容乃大”的文化,是人皆喜欢、老少咸宜的“味道无穷”的文化。“舌尖上的中国”,因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历史渊源的差别,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人们各有所好、各有吃法、各有花样特色。其中形成“黔菜”体系的“安顺味道”,也算独具特色、其味无穷之一家。本书对安顺菜进行
本书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古琴复制项目的记志,生动还原了复制的全过程。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美术创作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亚雄任负责人,黄苗子、王世襄、郑珉中、吴钊、田青为项目顾问。项目组成员由梁远、林晨、都本玲、朱蕾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项目组从中国艺术研究院藏的近百张古琴中挑选了12把古琴进行复制,其中
本书作者主收全国各地品牌白酒,目前其收藏的中国陈年白酒总数达30000多瓶,品种13280个,其中全国品牌5898个,上海品牌170个。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17大国家名酒和53种优质酒;中国各省市地方酒掠影;中国药酒等。
大董——董振祥先生提倡把中国菜与中国的文学、陶瓷、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意境中国菜”,让食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大董的菜品保留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有选择地吸收运用了西式烹饪中原料和配料,并把分子厨艺运用到中式菜肴的制作中,创造性地用菜品诠释了中国美食的精义。中国意境菜立足于中国
《中国新疆和田玉》内容简介:本书综合运用地质学、宝玉石学和玉器文化史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对新疆和田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整理与研究。全书分上下两册,共十四章。不仅究明了新疆和田玉的矿物成分,地质特征、真伪鉴定、质量评价要素、分级标准,还对和田玉的开采、工艺、艺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释与解读,对于新疆和田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
本书以文渊阁本《钦定四库全书》为底本,收录《茶经》《茶录》《品茶要录》《宣和北苑贡茶录》《北苑别录》《东溪试茶录》《续茶经》《煎茶水记》等八种茶学著作。《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叶专著。在《茶经》中,陆羽继承和总结唐代及唐以前茶文化,创造性地提出了“煎茶法”。他制定系统的茶事规范,制作以“二十四
服饰是一种文化语境下,造就的显性文化符号,汉族作为中国服装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强烈的文化能量,它的美穿越千年,历久弥新。本书由汉服北京编著,国际知名书籍设计师尹琳琳操刀设计!叙说3000年中国汉服文化,带读者领略中国汉服文化美学!包括周制、晋制、隋与唐制、宋制、明制,5大制式50多套汉服搭配,1000多张静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