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古称蔚州,位于燕山、太行山、恒山交汇处,因位置险要、地势雄奇,是中国古代长城的重要节点,依托长城形成了融古堡、古寨、寺庙、民居等多位一体的古代聚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堡寨文化,蔚县也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本书对蔚县区域内的堡寨、祠庙(戏楼)、民居建筑进行了系统调查,以考古学、历史学、古建筑学、社会史学科等多学科的
本书是第一部以考古调查资料为基础介绍山东省明清海防遗址情况的考古报告。作者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和古代文献,将此次发现的明清海防遗址细划为都司、营、卫、所、寨/屯、巡检司、墩、堡、炮台和其他(官兵家族墓地、祠堂等)十类,每类每处海防遗址均从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保存现状、历来工作、文献记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部分遗址还结合调
本项目系从青海省档案馆所收藏的八万余件清代档案中精选三千余件清代青海循化厅档案史料精华,档案时间纵跨整个清朝。清代青海循化地区民族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显著特点,其中有关官府营务、驿站、民族宗教、外国传教、探险、番民管理等方面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此外,这些档案还反映了清代青海及循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的历
本书共收录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田野考古发掘简报51篇。长江三峡地区不仅山水雄奇,而且是一座瑰丽的文化宝库。考古发掘表明,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华民族长江文明的重要舞台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保存着从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经历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的各代文物古迹。《BR》本书作为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第八部科学发掘成果的正式报告集,相信对于三峡地
本书为苇沟-北寿城遗址2011~2014年考古工作报告,包括2011年老君沟墓地发掘、2012~2013年苇沟墓地发掘,以及2013~2014年苇沟-北寿城遗址区域性系统调查、勘探与试掘的全部资料。本书在全面公布材料的基础上,对墓葬及其他遗迹的年代与分期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研究晋南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构成与演进具有一
本书是一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总计16卷,卷名分别为:《创世在东方》《诗经里的世界》《春秋巨人》《列国争雄》《大风一曲振河山》《漫漫中兴路》《群英荟萃》《空前的融合》《大唐气象》《变幻中的乾坤》《文采与悲怆的交响》《金戈铁马》《集权与裂变》《落日余晖》《枪
《海外及港台藏历代佛像》收录编著者多次考察欧美、日本的海外博物馆所见收藏于海外包括港台地区的佛像,大陆收藏的佛像不予收录。内容按照金属、石质、瓷木等质地分类,每种质地的佛像按时代先后又兼顾佛、菩萨、金刚力士、罗汉等佛像神格而排列。每尊造像尽所知标明时代、质地、尺寸、收藏单位及在金石书籍的著录等基本情况。特别是发愿文对研
本书是西安市东南郊黄渠头汉代墓地的发掘报告。本书系统、全面地收录了关于黄渠头汉代墓地的调查、发掘成果,为研究汉代时期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交代了黄渠头汉代墓地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发掘及整理情况;第二章Ⅰ区墓葬,则系统梳理了Ⅰ区墓地内各墓的形制、出土器物等情况;第三章Ⅱ区墓葬,详细记录了
本项目拟从上海图书馆的独家珍藏中,选取近代以来,对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的往来信札,整理汇编,按原貌影印,并编制相应的细目索引,再请有关专家撰写研究、导读文字,使这些长期深藏未刊、不易获读的珍稀史料,成为历史研究、尤其是近现代史研究的难得资料,从而为推进相关领域的各项研究,奠定系统坚实的史料基础,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等历时十九年修成。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时的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末年赵匡胤灭后周之前的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事1362年。全书294卷,按朝代分为十六纪,约300多万字。这次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