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秘史》,又称《元秘史》《蒙古秘史》,为13世纪形成的、以编年体形式记述蒙古族发源、发展及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建立大蒙古国的历史文献,原典未能流传至今。明洪武年间,有被称为《元秘史》的宫廷刻本,十二卷,用于教习蒙古语。永乐初,此本被当作史籍抄入《永乐大典》卷5179—5193,由十二卷改为十五卷,题名改为《元朝秘
本书共11册,包括:《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赫德爵士传奇》《中国及其人民:一个美国外交官的观察、回忆和结论(上、下)》《历史的上海》《改革中的中国》《中国和中国家庭掠影》《我的中国笔记本》等。
本书是齐长城资源调查的资料的翔实记录和齐长城历史沿革的梳理。报告详尽记录了山东齐长城所经过18个县市区的墙体分布、走向、长度、保存状况和材质;确认了齐长城625千米的长度,以及其中石墙、土石墙、山险的长度、保存状况等;纠正了临朐境内有4条长城的错误认知:确认章丘段长城岭长城,为清代在齐长城基础上重修;确认莱芜长城为清代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西周金文地名汇考”,以西周金文中的地名为主线,以王畿、东土、南土、西土、北土为分域,主要针对域内出现在西周金文中的国族、都邑、聚落、山川等145个地名,考订其地理方位;下编为“西周金文地名专题研究”,主要汇集了40篇研究西周金文地名的专题论文,除考证西周金文地名的地望外,还对西周国家结构、政治
《考古中国》丛书是作家岳南等历时三十年写成的讲述中国11个重大考古与发现的探秘纪实系列作品集。作者通过实地采访当事人、参阅考古报告、查阅大量史料等,以生动的文笔真实再现了包括明定陵、秦始皇陵兵马俑、三星堆和金沙遗址、长沙马王堆汉墓、山东银雀山兵书竹简、夏商周断代工程、广州南越王墓、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随州曾侯乙墓、清东陵
本书所录器物题铭为山西解州关帝祖庙和常平关帝祖祠除“碑刻题记”以外所有铸刻或题写于质地为铜、铁、锡、木等物体上的文字。
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