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文肃公遗书》共有67卷,为黎培敬生平著述,此集内有首卷一册,下为谕祭文、国史本传、墓志、神道碑铭;竹间道人自述年谱1卷,奏议16卷,公牍10卷,书札30卷,黔轺纪程1卷,求补拙斋诗、文略各2卷,外集4卷。黎培敬是清朝政治人物,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贵州学政、贵州安察使、贵州巡抚、四川安察使、漕运总督、江苏巡抚
《魅力三湘》由湖南省方志文史研究院编纂,主要展现了近几年湖南省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现代化建设的独特魅力。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包括湖湘魅力、湖南大事、政治、环境、科技、民生六个篇章。下册主要包括地州市风采、经济、交通、教育、企业、文化六个篇章。本书所选用的文献、文件均由各职能部门和单位撰稿提供,材料真实且准
本书系江西省分宜县民国旧志的线装影印。《民国分宜县志》共分十六卷,卷一序图,包括原序、新序、凡例、县境图、区域图、名胜图、古迹图等;卷二地理;卷三户口;卷四食货;卷五教育;卷六建置;卷七选举;卷八人物;卷九艺文;卷十职官;卷十一武备;卷十二党教;卷十三实业;卷十四风俗;卷十五大事记;卷十六杂组。是书收罗广博,叙述详细,
《钦定平定贵州苗匪纪略》共四十卷,光绪二十二年修,为军机大臣奕▲等奉敕撰修,首有光绪十二年御序。内容记叙了咸丰五年至同治十二年镇压贵州东部以张秀眉为首苗起义过程。《方略》或《纪略》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内容多采自当时军机处所藏档案,即“诏谕”和“奏报”,是官方原始文书的汇编集,其中所记载的官方原始文书较之《清实录》更为详
黎庶昌于第二次出使日本期间,广泛搜罗黔中历史、文学、地理、风俗以及有影响的人物的轶事与掌故,写成《牂牁故事》。6册,墨笔誊写稿本。部分稿纸下端印有“松竹斋”三字,书中有作者亲笔圈点。此稿名为“故事”,实为方志体例,内容有建置、考证、杂记、险要、名胜、古迹、金石、冢墓、历史人物、本朝人物、人物琐记、历史烈女、纪事、农桑水
虢国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北部一道略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土岭——上村岭上,发现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过多次钻探和数次大规模发掘,是一处等级齐全、排列有序、独具特色且保存完好的周代大型邦国公墓地。墓地出土资料众多并极具研究价值。1999年,《三门
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文献的三大支柱。巴蜀地区家族谱牒编纂历史悠久,现存我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更是对巴、蜀、汉中、南中等地区世家大族谱系有详细记载。《巴蜀珍稀谱牒文献汇刊》将从民间搜集的有关巴蜀稀见家谱、族谱等谱牒加以整理,如清陈启伦编纂《陈氏族谱》,清光绪七年刻本;清谭大谦等编纂《谭氏族
本项目为宣纸影印,以张元济搜集整理的《百衲本二十四史》辑印本为底本,采用原版大小、原版纸张,利用传统的印刷技术将最佳版本高度还原呈现。该书全部采用极品连史纸和精品油墨制作完成,原汁原味地保存、传递着中华文脉和文明基因。本次出版邀请当代著名的史学大家毛佩琦先生担任主编,同时延请阎崇年、张希清、孟宪实、任德山等名家参与录制
本书稿为吴永章教授数十年工作成果之大集。书稿研究集中在南方古代少少数民族之文化、发展、族际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等领域,均为已发表,并在学界具有较高参酌度的佳篇。写作从研究内容到思想,都高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史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内容包括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中国南方民族史志要籍题解,鄂西地区民族
近代日本为满足侵略与殖民需要,长期、系统开展对华情报调查,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包括个人踏访、满铁调查、兴亚院调查、其他机构团体调查等诸多形式。调查活动一直持续到日本战败,留下卷帙浩繁的见闻录、调查报告、统计资料、研究专著等档案文献,客观上为从事晚清民国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及中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