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设110卷,东莞市、中山市及各县(县级市)单独立卷,地级以上市辖区根据自然村数目多少单独立卷或数区合并立卷编纂;自然村数量较多的,卷下分设若干册。本卷(册)收录郁南县建城镇、千官镇458个村简介,约150万字、1046张图片,卷前设郁南县概况。
《定远侯家寨:全3册》是侯家寨遗址历年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侯家寨遗址1977年发现,1985~1986年进行了两次375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和动物骨骼以及一批陶器刻划符号,是安徽省早发现具有自身两期考古学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考古发掘研究成果,为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树立了标
本词典收条目21939余条,550万字,收录敦煌文献(包括吐鲁番文献)中的特殊语词及疑难俗字,而以语词为主,所释对象既包括口语词、方言词,也包括有一定时代特色的名物词和佛教词汇。 详细考释其读音、意义,在释义举例时把敦煌文献与其他传世文献结合起来,互相比勘,探源溯流,力图勾勒出每一个疑难字词产生、发展、消变的历时脉络。
本书是《宋史》校录本,以光绪元年浙江书局刊本为底本,据元刊本校勘,补出卷二百九十二《田况传》一叶。
外务省通过此次调查,全面掌握在华外国公共设施,可以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更好地制定今后对华政策,亦是目的之一。 本论丛主要分为两卷,第一卷主要是外务省下达的指令及日本驻中国北方地区五座使领馆提交的报告,第二卷主要是日本驻中国南方地区五座使领馆提交的报告。本次收录的日文档案具有较高的学
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和发展考虑,二战前有关日本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尤其是日本侵华政策方略的论著和资料被大量翻译。从事中日文化研究的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实藤惠秀在研究这一段历史中谈到:“这时中国研究日本的决心甚为强大,出版了许多日本丛书之类,固然有彼等本身研究所得者,但大多数是翻译日本人关于日本的著述的。尤其
一九一一~一九二七年间,汉译日文书达到五百三十七种;而一九二八~一九三七年间,汉译日文书达到一千五百八十三种。内容涉及文学、哲学、经济和法律等学科领域,特别是日本有关唯物史观的著作几乎都被翻译成中文,很多经典名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和发展考虑,二战前有关日本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
本书为浙江省博物馆《金石书画》第六期特展图录,收录先秦至五代81种珍稀善本碑帖,其中含有刻帖6种,均为首次面世。稀见善本如宋本3种《北宋拓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南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南宋拓唐皇甫诞碑册》,初拓本《初拓东汉裴岑纪功碑》《初拓北魏鞠彦云墓志册》等,和经黄易、端方、戚叔玉、杨守敬、梁鼎芬、李葆恂、金蓉镜等人
本书所收档案以雍正、乾隆时期为主,均为蒙文档案,包括谕旨、示、薄册、咨、呈等多种文类,为国内首次系统性刊发,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献价值。在整理过程中同时对档案目录中的发文时间、发文单位以及档案主题等内容进行了校核,修订了现有目录的若干失误之处,方便读者使用,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