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含20多种不同类型的文献,内容涉及古代政治、地理、社会经济、数学、历法、医学、文学、民间信仰等诸多领域,其中《公子从军》、《教女》、《制衣》、《禹九策》、《酒令》等大量内容爲前所未见,另外一些如日书、算书、《从政之经》等,则可补充深化对同类题材出土文献的认识。每篇出土文献包括原大简图版、放大红外简图版、简牍情况一
本书是对商周青铜器及部分秦汉器全形拓本上的题跋,而与通常所见的传统文人及当代书家的题跋皆不同,即在传统金石题跋的基础上增重了艺术性探求,又弥补了当代书家金石题跋中学术荒疏的缺憾,实现了艺术性与学术性的兼容。
本书包括了哲学、历史、宗教、民俗、文学等多角度、多学科的文献,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现民国时期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真实状况,为民国时期社会学特别是婚姻家庭的相关研究。所选资料内容包括民国时期与婚姻、家庭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婚姻相关的民俗,时人对婚姻、家庭生活等的代表性论著与文章,与婚姻、家庭有关的社会事实与案例等。
本书由江苏省苏州市旧志整理。主要由当代苏州方志专家点校,内容包括为疆域、沿革、山川、水利、城池、坊市、桥梁、园第、官署、户口、税赋、漕运、学校、贡举、风俗、祠祀、牧守、题名、人物、异闻及考证、杂志、集文等。本书为苏州明代志书中的第一部,有洪武十二年初刻本、成化抄本等。此次以国家图书馆藏洪武十二年初刻本为底本,参校以成化
本书汇集了19世纪以来文艺、学术等领域近400位名人的400余通(件)手札、文稿等作品,以手札为主。 本书收录自吴云起,至江兆申止,前后近二百年,中国知识界翘楚的四百余通尺牍,包括俞樾、赵之谦、翁同稣、王阊运、张之洞、吴昌硕、齐白石、康有为、梁启超、罗振玉、王国维、章太炎、黄侃、刘师培、钱玄同、刘半农、胡适、赵元任、
《故宫旬刊》是延续《故宫周刊》出版的另一部体现故宫珍贵史料的一份艺术类刊物。原《故宫旬刊》共有三十二期,每期4页,刊发时间从1936年5月1日刊发第一期起,到1937年3月11日最后一期刊发完,连续刊发系列专题资料,例如绘画、书法、扇面、器物、服饰、人物肖像等美术史料。该书也是首次集结出版,与读者见面,不仅保留了首版图
本书共分两部分:管理规划篇和文物保护篇。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文物概况;保护对象;价值评估;现状评估;规划目标、原则与对策;保护区划与管理规定;文物保护措施;景观环境保护规划等。
本书为梅兰芳先生的画传。梅兰芳(1894.10.22-1961.8.8),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脚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
《中国金银器》是我国首部完整展示金银器在工艺美术领域流变的鸿篇巨著,也是一部纸上的人类生活史,囊括了先秦至清的金银器皿与金银首饰,着眼于造型与纹饰,究心于美术和工艺、审美与生活的关系。全书依历史朝代和器物功用,于近两千页的篇幅内,将金银器这一西风东渐之物在华夏之邦的落地、嬗变、融合直至自生光华的过程,以真实可见的图像影
本书是从国家图书馆地图专藏和书型古籍中遴选出的有关京津冀地区的古旧地图,以清代地图为主,辅以少量民国时期的地图,按成书(图)的时间先后编排而成,旨在通过地图展现古代京津冀地区的区域治理特征,直观展现了京津冀地区的离宫、园囿、守备军营、水利、漕运的情况,并通过文字介绍相关背景,解读这些古旧地图背后的历史,为全方位了解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