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纪念文集拟分为上下两卷出版,采用脚注形式,图文并茂。上卷选录云冈石窟保护和研究论著,下卷以云冈研究院学者的论著文章为主,彰显云冈石窟的研究已然改变了“云冈在中国,研究在日本”的学术历史,标志着云冈学走向成熟。
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由于保护体系不完善,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坏,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贵州传统村落第三册》,由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写,是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成果,从总体概况、村落特色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史料整理及专题数据库建设(16KZD014)成果之一。本书为影印书,书中内容为二战时期日军南方军防疫给水部的原始档案,完整记录了该部队的人员构成与来源、部队的机构设置,以及该部队的主要业务、生物战准备等。本留守名簿的出版,很好的弥补了因档案缺失或不足造成的学界困境
《故宫周刊》是北平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份艺术类刊物,于1929年月开始发行第1期。该刊为8开大册,每期4页。刊名由原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题写,一直用到第350期。自第351期至475期,刊名改集《史晨碑》,自476期至终刊,刊名又改集元《文始殿记》。《故宫周刊》每期版面及栏目固定,连续刊发系列专题资料。7年下来,
省图集,以地图为载体介绍安徽省整体情况,包括行政区划、地理、交通、文化、科技、历史、规划等,全面展现安徽省近年来的发展成就,为政府决策提供资料参考,为人们了解安徽打开新的一扇窗。安徽、简称“皖”,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毗邻江苏、浙江、湖北、江西、山东、河南六省。14万平方公里的江淮大地,积淀了灿烂的徽文化;悠久的历史,孕
在收藏界和文物鉴定界,古玉鉴定和收藏自古以来就颇受人的重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玉石文化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但是面对数千年来的玉文化,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人们对古玉知识,尤其是如何鉴定古玉,不论是知识还是手段技术,明显不足。本书作者沉浸古玉研究多年,在实践中摸索和积累了大量古玉鉴定经验,尤其从古玉痕迹学上对古玉进行科
《读史方舆纪要》是清代杰出的地理学著作,它不仅包括历朝历代的疆域、行政区域的变化,还阐明了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历史变迁。它规模宏大、取材丰富、旁征博引、体例严谨、记载翔实、考订精详,自问世以来备受人们的重视,至今仍是人们研究中国军事史以及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被后世誉为千古绝作海内奇书。全书一百三十卷,附录舆图要览四
《今注本二十四史》是对中国古代正史进行大规模校勘、注释的文献整理项目。旨在通过校勘和注释,形成一套能够反映当代学术水准、为史学研究者及普通阅史者提供学术助益的二十四史权威版本。《今注本二十四史》项目全书设总编纂一人,执行总编纂二人,另设学术领导小组总体督导。总编纂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政烺先生
本书针对中国石刻佛经艺术,以山东省的刻经艺术为对象进行精密地、系统地、全面性地调查与研究,完整地向世界再现中国石刻佛经的艺术面貌和文化内涵,同时针对山东省刻经的历史、宗教、政治、艺术等涵义进行系统综合地研究,全面提供文物保护及学术研究基础资料,填补了该领域的多项空白,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抢救性保护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
辽阳苗圃墓地2015、2016年度共清理墓葬158座。其中汉魏晋时期墓葬150座,宋金时期的8座墓葬(材料此前已全面报道)。此报告即为150座汉魏晋时期墓葬的全部材料。 苗圃墓地历经数年发掘,墓葬类型与出土器物丰富。整理研究的结果显示,其编年序列始自西汉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