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第一部多卷本的日本通史,分为上古卷、古代卷、中世卷、近世卷、近代卷、战后卷6卷,集中国内学界日本研究的主要力量,对自远古至21世纪初叶日本的历史做了全面地研究和论述,是日本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是学界日本研究成的集中体现,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
本书收录了长篇战国竹书《参不韦》,主要内容是作为天帝使者的参不韦对夏代开国君主夏启的训诫,训诫的核心内容是“五刑则”,即五则、五行、五音、五色、五味,从而指导夏启设官建邦、修明刑罚、祭祀祝祷、治国理政。
本书内容讲述:吴燕绍(一八六八--一九四四),字继全,一作寄荃,号固圉叟。江苏吴江人。先后任北京大学史学系西藏史讲师、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边疆研究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职。晚年潜心治学,以研究边疆史地著称于世,开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历史地理研究之先河。近百年来历经战乱与各种运动,吴燕绍藏书、手稿颇多流散及捐赠,与“未成者”相对
本书为续宋本丛书之一种。所谓“百衲本”,即由三种或三种以上珍本的残本拼配而成的一种次生性版本。目前市场上可见的“百衲本《史记》”系商务印书馆民国时期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中的《史记》,底本的主体为黄善夫本。此次影印的《影宋百衲本史记》一百三十卷与之完全不同,由以下四种宋本组成:其一,宋刻十行集解本,十九卷;其二,宋高宗
本书研究了北京西山永定河石碑文化,共收录400余方碑刻拓片,涵盖民俗史、宗教史、长城史、村落史等,通过石碑石刻文化呈现了辽、金、元、明、清在文字、书法、雕刻、绘画、建筑等多方面的艺术风格。
本书全面收集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的详尽资料,首次以志书的形式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建档,内容包括地理位置、保护范围、主要设施、保护理由,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演变、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等,蕴含丰富的文史知识和建筑知识等,按照所属区域及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部位的时间顺序编排。
本书是由著名书法家、学者陈建贡精心打造的一部既面向专业型研究者与普通爱好者的书法字典,本字典按康熙字典部首检字法編纂,共收首文字一千七百余字,重文万余,合文六十八个。本字典所收文字范围上起商周、下迄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并酌收唐代砖刻文字,所收文均按原迹影印放大,力求保存原字形貌所收文字,首文字中有说文者,均附列于首文字左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按照行政区划以关中地区所属的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为序,以从古至今出土青铜器铭文为线索,西安市出土金文编为一卷,宝鸡地区分上下两卷,宝鸡地区上卷是以周原地区所在的扶风、岐山县出土者编为一卷,宝鸡地区下卷是扶风、岐山县除外的区县出土者编为一卷,咸阳市、渭南市与铜川市出土者编为一卷,关中
本书系影印清人所绘清代中期长江中下游(自岳阳至入海口)和运河大部(自江阴至北京)的河道总图,以经折装画册形式出版。原画卷首有题签“岳阳至长江入海及自江阴沿大运河至北京故宫水道彩色图”,疑为后人所加,今以“长江运河图卷”命名,以求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本图绘制者对长江中下游和运河沿线河道及主要支流作了写意性质的标绘,注明沿
本书包含两大块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为中国矿山关系杂件,主要收录中国境内当时由中国政府管理控制的矿产资源的情况。第二部分内容为被西方列强控制的中国矿山及矿业关系杂件,收录中国境内当时各地被外国势力控制的矿产资源情况。资料时间跨度长达55年,从1891年到日本战败1945年。搜集的情报范围广,信息详细,收入大量政府工作人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