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甲骨文金文拓片集锦》是一部穿越时空的艺术瑰宝。甲骨文与金文作为古老的文字形式,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价值,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是中华文明起源的见证,记录了先民的生活与思想。甲骨文古朴神秘,线条苍劲有力,充满原始的魅力。金文则端庄大气,结构严谨,展现出庄重典雅之美。《中国甲骨文金文拓片集锦》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独特
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是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主持,中国学术界、文化界、出版界共同推进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本书作为其中的重点项目,旨在以高清全彩方式高水平集成刊布、高质量系统整理散藏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敦煌文献全集》以刊布原大高清彩色图版为主要特色。以往在黑白图录中难以辨识的朱点、朱笔文字、淡墨字
本书是“中国—东南亚铜鼓”丛书中的一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叙述了欧美、日本馆藏的来自中国及东南亚铜鼓的情况。全书主要分为两部分:综述部分介绍了欧美、日本馆藏铜鼓的概貌和研究现状;正文部分分门别类地介绍每面铜鼓,包括该铜鼓的年代说明、形制、纹饰、尺寸、重量、出土地点、出土时间和流转收藏信息等。全书为中、英文写就,图片丰富,
《新修余姚县志》二十四卷,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刻本,书前有沈应文叙及修志姓名,有图,卷一至卷五为舆地志,卷六至卷九为建置志,卷十、十一为食货志,卷十二为官师志,卷十三、十四为选举志,卷十五至卷二十一为人物志,卷二十二为典籍志(附碑刻),卷二十三、二十四为丛谈。《新修余姚县志》二十四卷,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刻
《(民国)萧山县志稿》,彭延庆、张宗海修,姚莹俊、杨士龙纂,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全书三十三卷首末各一卷。卷一为疆域,卷二为山川,卷三为水利,卷四至卷六为田赋,卷七至卷八为建置,卷九为古迹,卷十为学校,卷十一为纪事,卷十二官师,卷十三、十四为选举,卷十五至卷二十七为人物、列女,卷二十八、二十九为琐闻,卷三十至
《(康熙)诸暨县志》十二卷图一卷,清蔡杓修,清章平事等纂,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书前有章平事序、凡例,以及图八幅。卷一为疆域、城池,卷二志署廨、山川,卷三志古迹、物产、灾祥,卷四志田赋,卷五志水利、学校、祠祀、武备,卷六为职官表,卷七、八为选举志,卷九至卷十一为人物志,卷十二为序记。《(康熙)诸暨县志》十二卷图一
《(道光)嵊县志》十四卷,首末各一卷,清道光八年刻本,清李式圃修,清朱渌等纂。书前有分巡浙江宁绍台海防李可琼序、绍兴府知府冯清聘序、李式圃序,以及修志名籍、凡例、县志图等。卷一为分野、建置、山川等志,卷二为城池、署廨、水利等志,卷三为户口、田赋、风俗、物产等志,卷四为学校志,卷五为庙坛、寺观等志,卷六为职官、名宦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