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十三篇。首先从全局角度阐述中国古-近-现代地图发展与传承的脉络,进而分别从世界地图、天文图、疆域和政区地图、省和区域地图、地形图、江河湖泊和水利水运地图、海图、军事地图、城市地图、风景名胜地图、教学地图11个方面分别论述中国明、清、民国时期地图发展成果和传承过程。
本书对北京地区的故宫大高玄殿、居庸关云台、利玛窦墓、天安门、五塔寺、景山公园及存放在首都博物馆前的乾隆御制碑等石质文物进行了现场无损检测,并通过实验室检测手段研究风化石质文物的病害原因。
本项目为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选题,且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本书以图像学的方法对重要历史时期的敦煌艺术进行了专题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全书文字数量达到50万字,图片数量为400幅左右。 本项目最终成果为三编,上编:石窟编;撰写者罗世平、刘颖、郑怡楠;中编:图像编;撰写者罗世平、王中旭、陈粟裕、郑弌;下编:经变编;撰写者
《山西出土青铜器全集》收录山西境内至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龙山时期至汉代的青铜器,共23卷,是首次对山西出土青铜器进行全面整理、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分别用实物照片、拓片、线图、文字等方式具体呈现青铜器的详细信息,融权威性、学术性、资料性、工具性、观赏性于一体,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闻喜酒务头卷”为“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
本书收录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中的《仲尼》《曹沫之阵》两篇,共57支竹简,包括原大和放大的竹简照片,相关情况说明,释文注释,《仲尼》与传世典籍内容对照,上博简《曹沫之阵》编联及摹本,参考文献及引书简称表,字形表及竹简信息表等。《仲尼》共廿六章,记录孔子言论,属儒家类文献。部分内容可与《论语》《礼记》等对读,部分章节未见于传
本书为“金陵全书乙编史料类”南明史料中的一种。《弘光实录钞》为黄宗羲所存的一部重要南明史著,书中保存了大量弘光朝的史实。弘光帝亡后,局面愈加混乱,黄宗羲原志于修之成史,奈何不尽得其详。用他自己的话说:“向在海外,得交诸君子,颇欲有所论者。旋念始末未备,以俟他日搜寻零落,为辑其成。整理苒三十载,义熙以后之人,各言其世;而
本书为“金陵全书·乙编·史料类”南明史料中的一种。《福王登极实录》是文震亨的作品。附过江七事金陵纪略一册,为文震亨身经南京建立之事,据其所见朝班仪制,撰为是编。其书甚简,仅千余言。记述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建立弘光抵抗政权之事。《南都死难纪略》是顾苓的作品。记自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大顺军攻占北京至次年五
本书为“金陵全书·乙编·史料类”南明史料中的一种。记载史事上自崇祯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四月,史可法等誓师勤王;下迄南明弘光元年(即公元1645年)十一月,鲁王监国,追谥弘光帝朱由崧,因为公元1644年为“甲申”年,公元1645年为乙酉年,故名。在撰写体例上,模仿朱熹《资治通鉴纲目》的体例,先记载史事,史事之后是“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著名经典,被誉为万经之宗诸经之王。《晋祠华严石经》是以则天女皇组织中外多国大翻译家和硕学高僧于证圣元年三月至圣历二年十月(695-699)译成的八十卷本为底本刻成的石经,接近译文原貌,有着极高的艺术、文物、书法、佛学价值。本次整理出版,识读、录校了石经全文,系统编制了现存石经目录和石经异体
西丰西岔沟—西汉时期东北民族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