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论述了地图学与GIS中尺度的基本概念,包括地图数据的尺度效应、尺度依赖性、尺度不变性、尺度一致性和多尺度表达;尺度空间地图数据生命周期模型,包括模型的基本思想、建模方法以及形式化描述等;尺度变换模式,包括地图综合尺度变换模式、基于细节层次的变化累积尺度变换模式、基于渐变的形状内插尺度变换模式和等价尺度变换模式;
本书介绍车载移动测量系统集成及车载移动测量数据处理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论述多种模式移动测量系统集成方法,构建基于激光扫描和高分辨率全景成像的城市测量静动态一体化解决方案;论述车载多传感器实时同步采集技术;论述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论述车载多传感器整体标定方法;介绍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道路病害检测、高精度驾驶地图
以数据为中心的应用模式是未来地理信息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具备空间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的实践技能,势必成为地理科学、测绘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日后开展空间数据库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作为《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论(第二版)》的配套实验教程,本书以“单机一C/S—B/S—云”的升级为主线,结合地层孢粉样本、蓝湖地区地图、黄河流域典型要
本书将计算机代数分析方法应用于地图投影数学分析,借助具有强大符号运算功能的计算机代数系统,导出一系列理论上更为严密、形式上更为简单、精度上更为精确的符号形式的公式和算法。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椭球常用纬度间变换计算机代数分析、椭球面在球面上的投影计算机代数分析、墨卡托投影计算机代数分析、圆锥投影计算机代数分析、高斯投影计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三版)》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以及实现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这对GIS的学科体系和基础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第三版)》共9章,内容包括:绪论、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地理空间数据表达、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管理、空间数据分析、地图
本书沿着"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用户行为与智能服务"为主线,结合近年来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用户行为模式挖掘、用户行为模型分析、数据缓存与负载均衡等方面研究,在理论上提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用户时空行为规律认知方法,技术上创建地理信息动态组织与服务优化技术体系。本书介绍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特点,提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点云是分布在三维空间中的离散点集,也是对物体表面几何的离散采样。三维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点云数据的获取更加简单方便。但是,由于测量环境的干扰和测量对象的材料反射问题,三维测量数据会包括含各种噪声、离群点,且特征采样不足。另外,由于大尺寸测量对象的结构限制,通常需要多次拼接,噪声、细节丢失等现象更为严重,严重制约了点云
GNSS技术已成为近地空间环境监测的关键技术之一,并且其应用创新依然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态势。GNSS技术变革了原有的地表和大气监测方法,并且与大气科学、水文学和海洋学深度交叉融合,已成为这些学科发展的新动力。已有的GNSS气象学已不能充分涵盖GNSS领域的应用创新,亟需对最新进展进行总结、梳理和整合,形成一门全新的学科。
本书主要介绍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相关原理和技术。全书共9章,分别阐述GIS发展与应用、网络GIS基础、空间数据网络存储技术、移动GIS技术、P2PGIS技术、GIS云技术、网格GIS技术、网络GIS软件工程与工程伦理、常用网络GIS软件等内容。书中前8章均附有习题,以加深读者对网络GIS的理解、掌握与应用。
本书旨在利用天空地多源异构观测大数据,完成对公共安全事件的智能感知与理解。首先,系统总结公共安全大数据、深度学习、视频结构化描述、语义网与知识图谱、大数据安全相关的基础技术,为天空地多元异构大数据分析处理提供支撑;其次,通过数据汇聚、数据分析、模型预测、数据协同技术来构建公共安全事件预警预测协同链;最后,介绍公共安全事
随着GPS的现代化、Galileo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BDS-3的全球组网,新一代导航卫星均能够在三个乃至更多频点播发导航信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正式进入多模多频兼容互操作的时代,多模多频也为现有GNSS高精度定位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基于上述背景,本书围绕多模多频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Point
本书从地图学的角度,系统介绍地理空间知识地图建模和表达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阐述知识、地图与知识图谱,地理空间知识地图概念特征和发展;第二章地理空间知识地图理论基础,包括空间认知、地理本体、知识空间化和可视化理论方法;第三章地理空间知识地图概念建模,包括地理空间知识地图的研究对象、地理空间知识地图的认
本书是作者继2011年出版学术专著《地理信息服务质量的理论与方法》后又一创新性研究成果,包含作者近年来对地理信息服务领域的理解、深耕和探索,为突破当前地理信息服务存在的服务关联缺失、协同缺乏等瓶颈问题开创研究新思路。本书可供从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空间信息等研究的学者参考,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研究的师生阅读
本书从空间分析的视角,将传统的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理论拓展到流空间,系统介绍了地理流空间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场景,内容包括流的数学模型,流空间定义及其基本度量,流的可视化,流的几何分析,流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流的空间模式挖掘,流的插值,流的空间交互模拟以及多元地理流分析等。
宏观的、复杂的地理现象背后,存在简单、根本、微观的地理基本元素,这些微观离散单元通过不同的结构方式组合和聚集,涌现出我们观察到的地理现象。因此,若需真正理解地理现象规律,必须探索微观层面基本元素的组成、结构特征和相互作用机制,进而理解宏观现象的演化机制问题。随着移动定位、无线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能够获得海量的可以
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共视比对技术,距今已有40多年。本书围绕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共视时间比对技术,结合作者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工程实践,重点介绍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共视比对技术及对共视比对技术的改进和拓展应用。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共视比对技术的介绍,包括比对原理和影响共视比对的误差源分
本书围绕测量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测量技术方法展开阐述,全书共12章,第1~4章介绍测量学基础知识和高差、角度、距离、坐标的测量原理以及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第5章介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测量原理和技术;第6章介绍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和误差处理方法;第7章介绍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第8章介绍地形图基本知识和地形图
为了弥补传统地图在自媒体时代的缺陷,本书提出一种新的地图形式——微地图。微地图制作门槛低、内容少、速度快,传播方式多样且便捷。本书给出微地图的定义、分类、特点,分析微地图的用户并论述了其建模方式,提出基于视觉变量的微地图符号制作方法,介绍微地图手绘制图、手势制图与语义制图的技术,阐释微地图的传播方式、应用领域和平台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实验
地理信息安全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