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墓葬为单位,详细介绍了营盘包墓地55座墓葬的形制结构、埋葬情况、出土器物等所有考古材料,并对汉墓出土器物、汉墓分期、墓地所反映的埋葬习俗和文化性质等进行了初步的专题研究。
本书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及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发迹,创办洋务运动他的声望达到顶点。在甲午海战中他苦心经营的海陆军全军覆没。梁启深刻地分析了李鸿章在甲午海战中的种种失误。指出李鸿章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世界的竞争是国民智力和创造力的竞争。彼时日本及
徐寿波院士是我国综合能源工程科学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技术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他还为中国的物流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本传记以徐寿波院士的家庭背景、教育情况和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勾勒出他在这几门学科开创和发展中做出的工作。本传记不但是描述科学家个人的成长,也间接描述了综合能源学和技术经济学的发展情况。同时,传记弘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伪满皇宫博物院于2015年8月15日隆重推出《正义审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战犯纪实》展览,该展览是中宣部关注的国家级展览,并被列为全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数字化展示项目之一。展览展出后,受到博物馆同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反响强烈。应广大观众之邀,伪满皇宫拟出
又名《满洲旅行记》,为日本间谍小越平隆于光绪二十四年(明治三十一年,1898)在中国的旅行的纪录。该书分为上卷和下卷两部分。上卷除了序论外,依次论述了东清铁道之确定路线、满洲铁道之确定路线、露西亚人之新都会(满洲铁道之中央停车场)、露人经营满洲与松花江水运、铁道之通过与都邑之消长变迁、露人与满洲、满洲之平原、满洲之水运
本书是首部全面介绍贵安新区可移动文物的公开出版物,以收录贵安新区出土清代及以前学术性较强、观赏性较强的文物为主,按照动物化石、玉石器、骨角器、陶瓷器、金银器、铜铁器、服饰七个部分进行分类,以图为主,图文并茂,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和研究,全面反映了贵安新区出土文物的概貌、重点、特点和价值,具有较高的学术性、资料性和科普性
在世界遗产名录和预备名录中,石窟寺主要集中在亚洲,而其中,中国的石窟无论从比例数量,还是从代表性和独特性上,都具有研究的典型意义,其也是我国传统文物的五大类型之一。由此,石窟保护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而相较于木结构、古遗址等其他类型保护来说,石窟保护表现出独特的复杂性。本书对中国石窟保护历程(19世纪末至20
本书总的框架为"研究背景-研究进展-中国城市化过程背景-中国农村发展多尺度的过程与格局-中国农村聚落空间形态模式及空间优化重组解析-典型案例土地利用结构及效应变化<含问题>-适应乡村发展转型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案例分析-中国不同类型的村庄转型发展的改造理论与模式-经济发达地区珠三角地区的村庄规划技术演变历程与
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秦始皇陵考古所形成的材料虽纷繁芜杂,但总体上没有脱离考古学研究为主体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如何在这一范畴下,界定概念、确定方法、明确方向、梳理材料、解决主要的核心的问题,乃至形成研究的体系与结构,本书以四部分内容初步探索、回答了上述这些问题。第一部分为绪论。研究的问题包括从考古学意义上对秦始皇陵概念
本书以详实的材料全面揭示了欧洲社会从古典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历程:希腊、罗马文明是欧洲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中古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孕育与再生,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奠定了欧洲现代文明的基石。在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社会快速实现了现代化。当然,欧洲文明之路也是荆棘丛生、充满着坎坷与曲折,特别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欧
《西部考古》(第11辑)是在西北大学"211工程"经费资助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联合编著的学术年刊,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23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足
在古代社会中,都城担负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的综合性功能。元朝是中国蒙古族建立起的大一统政权,先后建设了元上都、元大都、元中都,其选址与建设承前启后,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元大都、元上都和元中都,这三座元代都城已经成为人类公认的文化遗产。今天,中国和世界其他许多地区处于城市化的过程中,而且北京也在努力建设现代国际性
本书是关于新疆和静莫呼查汗墓地的考古报告。该地区发掘出土了青铜时代和汉代的墓葬近250座,出土了陶器、青铜器及部分木器、骨角器、石器、金器、贝壳器等众多随葬品。对于了解和静地区的汉晋以前的文化情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本书是为庆祝陈铁梅先生八十华诞而集结的陈铁梅先生从事科技考古学研究的文章合集,共计四十余篇,分为综述与其他、考古年代学、古陶瓷科技研究、定量考古学四个部分。全书全面展现了陈铁梅先生从事科技考古学研究的心得和历程,除对于科技考古学本事有重要价值外,其对科技考古学史也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革命是美国历史上zui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不论是在十八世纪的历史语境中,还是在当下,这场革命的原创性和所取得的业绩都令人惊叹。因此,对于美国革命的历史研究也一直是美国历史学领域中的显学。《美国革命读本》以美国革命为主题,精选近二三十年来史学界关于美国革命历史叙事的代表性文章,旨在遵循美国革命本身的历史脉络,为读者
1973年海登·怀特《元史学》问世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历史学界产生强烈冲击,无论史学理论还是史学实践均深受影响,发生巨大变革。《后现代史学理论读本》精选海登·怀特、卡洛·金兹堡等名家具代表性的十五篇文章,就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中的诸多议题展开讨论,不仅是对该领域数十年发展的总结,也对历史哲学与历史实践本身进行了深刻反思
18世纪正值英国全球霸权盛时,拥有的海外殖民地之多使它得称“日不落帝国”,但经过八年的战争,新生的美国却最终打败了英国。这在当时的英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媒体和民众都在责问谁该为“丢了美国”负责。传统的观点认为这应该归咎于无能的英国领袖和军队将领。但事实并非如此,《谁丢了美国:英国统治者、美国革命与帝国的命运》这本有趣的
奥古斯都(前63年9月23日-14年8月19日),原名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历史学家通常以他的头衔“奥古斯都”(神圣、至尊的意思)来称呼他,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并将8月称为“奥古
为进一步推动东亚地区十至十二世纪诸王朝都城和帝陵的考古研究,促进辽代考古和契丹辽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赤峰市文化局、文物局协办,巴林左旗旗委、人民政府承办的"十至十二世纪东亚都城和帝陵考古与契丹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8月22~25日在辽上京和辽祖陵
本书为纪念阜外医院建院60周年编写的一本纪念册,共收集了60位专家,介绍了他们的主要经历和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汇集了社会各界对他们学术成果和先进事迹的评价和赞誉;并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展示了他们在不同时期工作、讲学、国际交流、社会活动和业余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风采。全书充分诠释了他们的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和学术风范,可供广大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