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蜀古道是中国古代从陇右翻越秦岭山地西段和岷山山地通往四川的道路系统,由青泥道与白水路、祁山道、阴平道和岷山道四部分构成,是蜀道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书精选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陇蜀古道历史与交通线路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反映了学术界在蜀道专题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上的新探索,有助于全面、系统了解陇蜀古道研究面貌,
本书在总结地理国情普查与常态化监测实践的基础上,系统诠释了国情、地理国情、地理国情监测等基本概念,深入剖析了地理国情统计分析与统计学、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承袭关系。面向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建设需求,提出了地理国情基本统计、综合统计分析与专题分析的内容和指标体系,以及统计单元划分方法;着重研究解决空间量算、空间叠
《北方民族考古》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集刊,迄今已出版七辑。本辑内容包括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北域撷英、碑铭考释四个栏目,收录论文24篇,以中国北方地区的考古学探索为重心,也包括一些重要境外考古发现的个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在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方面的前沿动向和
大众类旅游读物,读者面宽,适合所有想到大理旅行的游客
《北朝研究(第十辑)》为北朝(含十六国与南朝)历史研究论文集,共收录16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视角对该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进行了新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几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
《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全三册)》是一部全面系统公布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2008年至2010年发掘成果的考古报告。下王岗遗址这一阶段发掘面积为3002平方米,发现了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西周等不同时期丰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西周时期遗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究早期楚文化考古学材料方
《美国现代主义诗人及其经典诗歌研究》对美国现代主义文学时期的四位重要诗人及其经典诗歌进行了研究。结合诗人所生活的历史时代背景,从大意解读、主题思想讨论、艺术特征分析三个方面对诗人的经典诗歌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分析,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各位诗人诗歌的现代主义文学特征、他们对美国民族主义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
《形象史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办、面向海内外征稿的中文集刊,自2021年起每年出版四辑。凡属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范畴的专题文章,只要内容充实,文字洗练,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均在收辑之列。尤其欢迎利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各类形象材料进行专题研究的考据文章,以及围绕中国古代文化史学科建构与方法探讨的理
《西安名胜游》运用中英双语全面介绍了陕西西安及周边著名景区,涉及西安市简介、博物馆文化、古帝王陵墓、古寺庙、宫苑园林、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小吃以及红色旅游等十二部分内容,力求做到语言表述准确、内容资料翔实、篇幅长度适中、中英双语表述对应,发挥其实用价值,对中英文导游、英语学习者以及中外游客、旅游爱好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元朝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文化上较之其它其他王朝都拥有更多的包容性与多样性。正因如此,以人物研究为切入点,探讨元朝政治、文化发展的特色以及多族士人圈的形成与互动,成为元史学界历来关注的重点。危素(1303-~1372),字太朴,号云林,是十四14世纪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也是元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年刊,面向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促进和推动国内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而提供的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辟有史学理论研究、全球史研究、国际关系史、地区国别史、博士生论坛、争鸣、书评、史学资料、研究综述等栏目。本书稿为第十六辑。杨栋梁,1954年出生,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日本
中国边疆研究所(原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成立于1983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开放性研究机构,先后由翁独健(已故)、吕一燃、马大正、厉声任主任。主要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科研改革开放和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优秀遗产和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组织和
抗日战争的烽烟血泪,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创伤和变化。抗日战争史研究向前推进的方向之一,是在中国的各个区域将研究真正“落地”。华东地区,在近代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核心统治区域,抗战全面爆发后大部分地区较早被日军占领。本书以华东的苏南、苏北、浙西、浙东、皖西等地方为场域,利用大量一手资料,力图从军事史、政治史和社会经济史各个层
百件精品文物卷
《旨归汉道》内容大致分为文化与文明、帝陵与陵寝制度研究、王侯与中小型墓葬研究和书评四个部分,从考古资料出发,辅以文献记载,阐述了东周秦汉时期历史文化的演进模式从“多元一体性”向“统一多样性”的转化,而“统一多样性”也是中国古代大一统时代的基本特征。同时,基于海昏侯墓、东汉帝陵、曹操高陵、西朱村曹魏墓等汉代陵墓典型案例的
自清末以来,随着清朝灭亡和民国初建,清代思想文化持续发生巨变,不断融入西方的因素。民国时期的学界亦开始站在现代转型的视角对清代的思想文化进行清理和解读,对这段时期思想文化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民国初年(1912—1949),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1950—1978),改革新时期至今。这三个时期的研究方法又分别受到
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为了回顾与总结四十年来中外学界关于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史的研究状况、探索与讨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创新可能,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出版了本书。所收文章主要是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会员关于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成果,以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联合《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与北京市
科特迪瓦位于非洲大陆西部,南邻大西洋几内亚港湾。这里有西非第一大港口,也是内陆国家马里和布基纳法索的重要出海口岸。优越的地理位置、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以及近几年快速活跃发展的经济,使科特迪瓦再度成为西非地区的中枢,旅游业居地区首位,素有“西非小巴黎”之誉。本书对科特迪瓦的国土、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外交等进行了较
天才创造了这座黑海之滨的世界主义自由之城。瘟疫、世界大战、犹太人大屠杀与俄国革命则让它坠入毁灭的深渊。这是一部流动的世界史、一部丰富的人物史、一部美妙的城市史。历史学家查尔斯?金依据大量原始资料,以平易生动的叙事、翔实严谨的实地考察和优美流畅的文字,探索这座“梦想之城”如何在犹太人和俄国人、乌克兰人和希腊人、意大利人和
河南人杰地灵,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灿若群星、彪炳史册的名人。在众多名人中,河南大地上的法律名人更是独领风骚,他们在建章立制、社会变革等国家治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法律的萌芽,中华法系的形成、发展和传播以及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以史实为基础,对河南法律名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