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史学》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织筹划,是一本汇集北京史研究相关论文的学术集刊,为北京史研究的学者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北京史学》2023年秋季刊拟以明清北京史及京津冀区域史为主题,包含明清城市史、城乡地方关系、区域社会史等主要内容。同时,“北京史前沿理论与方法”邀请专家的讲座精华也将收录其中,以期较为
本书为国家档案总局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立项课题——《宁夏老照片》(项目编号:46400120160013)的结项成果。该项目由国家档案总局立项,宁夏档案馆授权宁夏社会科学院具体实施。课题组成员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及档案馆和私人征集到有关宁夏历史照片3000多幅,又从中精心甄选近500幅有着明确版权的进行编排。高度浓
《武汉学研究》以贴近武汉、研究武汉、服务武汉为基本宗旨,以武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及其城市形成发展所依托的主要区域为研究空间,刊发历史学、语言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研究成果和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学术性与应用性并重的办刊思路,坚持严谨求实的学风、首发原创的刊风。为武汉市
本书以西周政治史为研究对象,以西周十二王作为历史叙事的时间轴线,着力揭示西周国家兴衰隆替、多元一体的演进轨迹和发展规律。立足学术前沿,充分利用新出甲骨文、金文、战国竹简和考古资料,系统叙及相关历史线索和主要史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探讨相关学术争议,诸如对先周殷周关系、武王伐纣、周公东征、三公体制、昭王南征、厉王专利
《宋史研究论丛》第34辑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洛阳和濮阳二市均位于黄河流域,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辖区内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本书对洛阳和濮阳境内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举措,是开展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有益探索。
今人所见契丹早期史实为三重滤镜下的图景:中原史籍立足华夏本位而塑造的他者形象,契丹王朝出于权力意志的自我建构,后世史官将前两者拼合、掺以己见而形成的线性追溯。三者层累交叠,最终折射出的光影究竟在何种意义上反映着过往的真实?本书基于对相关历史文献源流的批判性分析,透过权威经典文本的缝隙,抽丝剥茧,逐层深入,力图呈现历史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多地进行考察,对党的初心使命、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等作出深刻阐述。曾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因此说,红色文化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要深刻把握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书分为传统智慧篇、人物纵论篇、理论哲思篇、南粤文化篇四部分。内容包括:思辨之宗大道之源——《易经》的思维智慧;彰扬理性教化德行——《易传》的思想创新;水与老子生存智慧;“内方外圆”与“和而不同”等。
本书着眼于迭部丰富的文化资源,本着挖掘、传承和创新迭部文化遗产的宗旨,选择收录15篇基于田野调查的研究论文,主题涉及农林牧复合系统、地名、服饰、葬俗、社会组织、青稞酒酿造技艺、民俗信仰、民歌、村规民约、红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