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脱胎于在北大开设的儒家政治哲学课程,经三四年的沉潜而完成,《儒家政治哲学大纲》聚焦于儒家政治哲学中诸多核心范畴,对天/天道、王道/霸道、大同/小康、世袭/禅让、那县/封建等关键词做了长镜头式的全景厘清,通过制度史和观念史的视角,在古今中西的背景下考察历代思想家如何证明这些制度或观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与平等、正义等
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合同是双方达成的交易。在此之上,则是以《民法典》合同编通则部分为核心,用以规范交易行为、稳定交易秩序的“交易规则法”,以及与之相关的、散布于其他各类不同层级法律中关于交易主体、交易标的等方面的规则。 作为交易方案的合同,在满足双方需求的同时,还必须保证不与这些规则中的强制性规定存在冲突,才能实现交
《合同法通则》(第二版)一书密切结合我国《民法典》合同编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并在借鉴合同法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合同法的相关理论和实务问题进行了全面阐释。本书具体探讨了合同编通则的基本制度、规则,包括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法与债法的关系,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保全,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创办于2012年,是国内唯一以甲骨、金文、简牍法制史料为研究对象的专业学术集刊,也是位居国际学术最前沿、弘扬中华法律文化、具有鲜明“冷门绝学”属性、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之“新文科”特色的刊物。本刊集中发表中、美、日、德、俄、韩等国学者的重要成果,主要以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两湖、西北出土之楚简、秦
本书是对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判决类型的条款的评注,遵照严格的法律解释方法,对《行政诉讼法》中的判决类型条款作出以适用为导向的解释,力图通过融合立法、司法与理论,回答特定法条在法律适用中的一切问题。考虑到《行政诉讼法》不同条文在整部法律中的重要性、适用性的不同,作者特选择了该法中既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又与实践密切关涉的
本书作为“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中《中国法律史》的配套辅导教材,通过知识逻辑图的设置,通过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与深度思考题这些题型对知识点的考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法律史学的基本知识,拓展知识面,提高应试能力。全书共设十九章和三套综合测试题,按照教材的体系编写而成,以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为开
本书对知识产权法的一般原理进行了系统论述,对知识产权法的一系列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制度等做了清晰的界定,对知识产权的分类与特征、主体与客体、取得与归属、行使与限制、权利冲突及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做了讲解。本书对于知识产权中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权法等的介绍和抽象概括具有创新性,对于知识产权的发展具有推动性。本书介绍了知
本教材是贯彻实质刑法理论的自觉性体系化构建之作。本书构建了以值得刑罚处罚的法益侵害性为基础、以实质犯罪论体系为核心、以形式入罪实质出罪为方法的实质刑法理论的教科书体系。这种体系化构建是自觉的,是基于中国刑法现行立法带来的人权保障机制完善的理论难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它本身充满了理论的实践性,而不是逻辑推演的结果。实质犯罪
“经济法基础”是应用型院校财经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服务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企业法律知识、财会税收岗位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本课程坚持“理实一体,学做合一”,以财会税收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直接为培养学生从事财税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核算操作能力服务。本教材严格按照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
中国法律史学形成于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伴随着时势发展,中国法律史学几度兴盛繁荣,又几度萧条甚至停滞。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梳理了20世纪前半叶中国法律史学的形成过程和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近代中国法律史学形成、演进的特点和规律;下篇梳理了当代中国法律史学曲折发展,终至繁荣的历程,系统考察了当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