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是近年来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老师们公开发表的一小部分论文的汇集。出版这样的文集是有意义的。一方面,它提供了老师们对过往学术成果进行系统回顾总结的良好契机;另一方面,也在一定意义上集中展示了老师们在教书育人之余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学理探究。
结合当下的时代语境,重新思考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原点——宗教批判显得尤为重要,本书将尝试对经典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略尽绵薄之力。通过梳理康德、黑格尔、谢林到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史线索,全面还原了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政治动机。作为专题研究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著作,本书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展开论证:第一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对文化问题的研究中展现出一种批判性研究的方式。本书主要从文化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入手,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起点、发展脉络、基本架构、内在机制和当代价值,最后简要归纳了本书在文化理论研究方面的创新和展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实质上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新世界观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辅导用书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善为文章,长于写诗,尤以擅长书法著称。其楷体字势开张,笔力刚劲;草体盘曲迴旋,变化无方,被誉为北宋四大书家之一。黄庭坚书法具有的特殊魅力,他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使其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本书法集收录了黄庭坚的传世书法精品,力图全面展示黄庭坚书法的韵味精髓和
马克思主义是“望远镜”,助我们看得更远,使我们从长远、战略、全局的高度看问题;马克思主义又是“显微镜”,助我们看得更深,使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要善于从政治上、从战略上、从本质上观察世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说明世界,认识和处理国际问题。
《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做人民好教师》分为三篇:第一篇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荐读,共有五个专题,对每个专题所荐读的文章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篇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共有五篇研究文章,分别对应第一篇的五个专题进行深度研读,为教师研读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起到导读的作用。第三篇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该篇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读者感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伟大的革命。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中国的历史研究发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为了掌握和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来指导历史研究,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即钻研经典作家的原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是为了帮助大学本科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
孔夫子、毛译东,一古一今,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两大伟人,两者有何关系,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有重要价值的话题。对此,国内外论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书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深入地、实事求是地论述了毛泽东与孔子的关系,客观地阐明毛泽东在政治、哲学、教育、道德诸方面对孔子思想批判、继承和发展,阐明毛泽东思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