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互联网科普现况的一张“快照”,意在为科普工作者提供一份可资参考的科普数据图谱。全书从参与式网络**下的知识传播着眼,围绕网民科普需求、科普内容供给、科普短视频生态、“科普中国”平台、科普抗疫行动等主题形成了丰富和深入的数据侧写,全面记述了科学经由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和自媒体涌入大众文化的盛况。
这本书是作者与美国自然博物馆合作,为对美国自然博物馆感兴趣的人设计的游览终极指南,帮助读者认识和熟悉博物馆内最受欢迎的七个主要展厅。全书提供了7个展厅、37个展馆的详细信息,配以精美的展馆插图和简单的图表说明,展示了展厅当中重要展品的来源、制作和收藏价值。为了方便浏览,全书按照展厅分为7个章节,涵盖了现代哺乳动物馆、脊
本书是一部有关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报告,以我国正式出版的、2016年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各学科1900多种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包括英文版期刊)为统计源期刊,从学科、地区、机构和作者等多角度对该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国外检索工具SCI,Ei和ISTP对我国作者发表的国际论文的数量、引用情况等进行了分
“后真相”时代,我们的世界充斥着各种错误信息、偏见、神话、伪科学、骗局,以及有缺陷的“知识”。我们该相信什么、怀疑什么?该如何思考、如何决策?耶鲁大学博士、国际知名播客主持人史蒂文·诺韦拉的这本书,从批判性思维的4类工具入手,详细剖析了30类逻辑谬误,结合妙趣横生的丰富案例,例如从捉鬼专家到反疫苗运动,以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基于科技史的创新展线展项研究与设计、科技发现与创新事件知识谱系可视化展示、科技发现与创新事件大数据分析与影响力评估、荆楚古代数字科技馆开发关键技术等。
《儿童看图成长小百科》以精美图片为先导,配合通俗易懂的文字,把神奇的动物王国、美丽的植物世界、奇异的昆虫、有趣的科技、奇妙的人体和壮观的宇宙呈现在小读者面前,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学习到新颖、有趣又好玩的知识。
《科学究竟是什么?》是英国著名学者A.F.查尔默斯论述当代科学哲学的代表作。提起查尔默斯,相信许多读者对他的名字并不陌生。1982年,他这部著作第一版的中文版首次在我国出版,是当时国内最早全面而系统地介绍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各流派的重要著作,它对科学哲学在学术复兴后的中国的传播、对我国科学哲学人才的培养以及学术研究的开
这本引人入胜的自然观察笔记,出自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科学家兼作家贝恩德·海因里希笔下。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以博物学家的眼光记录了一种密切观察自然世界的生活,这种生活产生了奇妙的、改变心智的顿悟和发现。海因里希常年居住在缅因州的森林里,于他而言,森林中的一撮土、一棵树、一片叶子都是生活中具有无穷兴会的一部
通过手绘漫画的形式,陈磊(混子哥)及其半小时漫画团队向读者呈现了从文艺复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各个学科走向科学化的过程:拉瓦锡给铅条盖上真空罩,让化学结束了啥是元素全靠猜的局面;阿伏伽德罗律师转行切原子,成功提出分子论;人类异想天开要发明永动机,却让热力学大步向前发展;环球航行发现物种演化秘密的达尔文,结束了上帝作为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