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华经典之道丛书”之一,收入了作者研读《菜根谭》的深刻领悟。《菜根谭》是一部讲述为人处世之智慧的格言式小品文集,内容短小精悍,富含哲理。本书作者主要从修心、立德、通变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菜根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之根、之本、之法,其提炼的回归“本真之心”,“立德”之要,“身在事中,心超事外”等处世之法,无一不对我
本书内容主要选取自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伦理共识与人类道德发展国际会议”以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战略国际论坛”两场重大学术会议中的优秀论文,同时特邀国内外伦理学界重量级学者供稿,最终汇编成书。本书共收集文章12篇,聚焦“高新技术时代
进化论自从提出以来,在解释人类生命的生物特性上都表现出强大的力量。人类的许多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都可以被解释为适应性特征,它们使人类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能够好地适应环境。许多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进而把进化论的理解也推进到道德领域,发展出进化论伦理学的研究。本书正是在这种伦理学与进化论联姻的视角下,聚焦于人类道德独特也是根本
对于道德和经济问题,众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属于哲学和经济学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不在经济学领域探讨道德问题是他们的共识。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对不断涌现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道德价值观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并开始思考这些深奥的价值观是如何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得到运用的。人类学家凯瑟琳?E.布朗(Katherine
《伦理学术》以交流伦理学研究为中心,展现最新的伦理学研究成果,构建世界性哲学平台,为世界各地的学者探究当今世界的伦理秩序之重建提供一个自由对话和学术切磋的公共空间,促进中国伦理学术融入世界,也力将世上的“仁心仁闻”纳入中国伦理话语之中。
本书是讨论道德实验、伦理学的普及著作,是法国颇受欢迎的十七堂道德实验哲学课。本书的野心,是成为某种智慧的工具箱,能让感兴趣的人来讨论或争辩道德问题,不至于看到伟大的字眼而手足无措。本书的作者提出一个邀请,邀请读者用不同角度探讨道德哲学,自由思索何为真理。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提出十七个道德难题,后半部分针对前半部分
本书是名人家风丛书第三辑的一种,以孔子和孔氏家族在学术、文艺等方面代表人物为例,讲述孔子后人承继并发扬的孔氏家风。本书内容详实,且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以充分的资料做支撑,辅以合理适时的阐发较为深入地介绍了孔子的思想和孔氏后人的承继发扬。全书分九章,分别是孔氏先贤与孔姓流传、孔子的抱负和气质、孔氏子孙的家风伦常、孔氏家族
本书系名人家风丛书第三辑的一本,主要论述了朱熹开创的家风以及对朱氏家族的影响,其中朱熹的家训家规和朱熹的做事做人、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对后世影响甚巨,从朱熹家族以及朱熹后人继承家风方面,对今人培育家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书编者在充分阅读、了解季先生作品的基础上,以箴言录的形式,完成了八万字的辑录工作,内容涵括中国传统文化、读书与治学、中西文化对比、哲学与美学、人生与世相等,字字意深,展现季羡林与世界的相处之道。 本书也是一本讲真话的人生大书。大,指的是大格局与大境界,先生虽历经坎坷,却仍不失赤子之心,到晚年,他对人事看得极为透彻,又
生命伦理学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兴前沿学科。根本说来,生命伦理学直面的各种价值冲突均体现为权利之间的颉颃。不过,应当以何种权利作为其价值基准尚远未达成共识,甚至引发激烈的学术争论和现实矛盾,结果生命伦理相对主义几乎成为生命伦理学自身发展的瓶颈。祛弱权视阈的生命伦理问题研究正是生命伦理学突破自身瓶颈的尝试,也是建构生命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