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伦先生是我国著名科技史家,在生物学史、印刷史、农业史领域、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学和地方科技史等领域均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贡献主要散见于他生前出版的系列学术论文中,对今天的科技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方便今天和今后科技史工作者对张先生成就的了解和借鉴,本书集中集中这些论文。
本书借助于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史及其困境,来展开对马克思科学论的当代意义阐发,通过对马克思科学论中对现实的自然的理解,借助科学主体历史生成性的观点以及科学理论和社会实践的统一观点来批判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理论的不足,进而追溯人类史的特定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来考察自然科学的存在论基础。
《技术哲学从埃及金字塔到虚拟现实》是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罗津教授晚年撰写的一部经典之作,是苏联解体10年后出版的一部冠名为技术哲学的著作。 该书共9章,较深入地分析了技术的本质、特征,以及技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与特点,特别是对技术与工艺的本质、文化背景对技术的影响、技术与工业的统筹建构、影响技术发展的
《全民技术素质学习大纲》约56万字,较为系统、全面地架构了各个学科领域的技术,对技术的本质、特征、历史,技术的内容、应用、效用,技术与社会、环境、个人的关系,以及技术的未来发展等方面均做了阐述。
对未来工程师的培养,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全面的工程观。本书从哲学发展简史、工程哲学两个角度进行论述,介绍工程哲学的本体论、价值伦、辩证法、认识论、方法论等内容,实现工程需要有哲学支撑,工程师需要有哲学思维的目标。
本教材专门适用于理工科院校、德语语言水平为A2/B1的学生,供理工类德语专业学生使用以及即将本教材计划以科技德语专业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及教学内容为依据,参考国内外同类教材和外语教学方法。计划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科(主要以科普类为主),以不同学科为章节单元,每个单元由课文、注解、阅读理解练习、词汇和语法练习、翻译组成。
本书为博物学文化丛书之一。博物学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种古老的适应于环境的学问,也是自然科学四大传统之一。研究博物学的方法不止一种,本书力求从美学的角度来呈现博物学。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画面描绘和大量详实的素材,以生动的笔法描写出那些自然界中微小的、庞大的、狂野的、未知的事物,展现出对自然场景及其各种层面的观照,将博物学
从省域层面出发,运用以客观赋权、动态可比为特征的全局熵值法,分别对省域科普资源开发绩效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进行动态综合评价。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就“省域科普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作用是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显著存在”这一命题进行检视;运用BGWR模型对其空间差异性进行精细化解读。综合运用ESDA分析方法、基尼
本书是在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近年开办的系统工程高级研讨班”“钱学森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讲座”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完善参与研讨班的各位专家、学者授课的内容而形成的。本书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钱学森系统思想,主要包括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钱学森的系统贡献等相关内容;第二部分为航天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航天型号研制、航天
本书共收录了48篇论文。这些论文经过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组织评审,为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15-2017年度优秀论文。论文内容包括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航天系统工程、软件工程、航天科技战略、国防知识产权等相关研究领域和工程实践问题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