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亚欧地区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地,更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十年来,亚欧地区各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同谱写了合作共赢的新篇章。本书就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与“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协调发展,促进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
《全球史评论》是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类连续出版物,专门为全球史研究提供交流平台的学术性论文集。我国著名世界史专家齐世荣教授和美国世界史学会前主席、《世界历史杂志》(JournalofWorldHistory)主编、夏威夷大学历史系教授、国际著名全球史专家杰里·本特利(JerryH.Bentley)教授担
本书主要运用日本的外交档案、国会议事录与新闻报道,辅以美英缅等国档案和访谈资料,综合考察二战后日本援助缅甸的原因,揭示“二战”的历史影响因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厘清历史影响之有无与生成机制,进而探析战后日本的历史观与亚洲外交,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历史和人、国家间的关系。本书通过研究发现,“二战”通过历史遗留问题、人际关系与历
16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历史通过两场运动赋予以特殊形态,第一场是宗教改革运动,第二场是查理五世意图在中欧建立统一大帝国的尝试。这两大事件持续不断地互扰牵涉,形塑了德意志跌宕起伏的宗教改革史。有趣的是,奥格斯堡作为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中心,微观地折射了这一复杂而又宏大的历史进程。它在享受诸方荣耀的同时,深陷于地缘与帝
《历史的棋局》是“80后”新生代历史题材作家李兴龙的一部文集,反映了作者从立体史观的角度出发,对世界从古代文明到现代文明的各条发展脉络的阐述和思考,并执果索因地考察了世界格局,尤其是不同经济和现象背后的历史渊源。 本书对世界历史和客观情况的阐述和观察,以亚洲、欧洲、美洲等地为主。书中以棋局为比拟,主要反映了在世界历史
本书作者根据罗马帝国的历史重新思考和演绎当代西方的危机状态,从新奇的角度,用案例分析探讨了罗马和美国不可思议的相似之处和差异,解构了西方文明如何迎接挑战,获得新生的思路。
这是一本通过把西方历史上的虚假历史故事收集串联起来,阐述为何人们会相信编造的历史故事,以及这种狂热带来的惨痛后果。本书系统性地对西方历史中常见的阴谋论进行梳理,并对后特朗普时代美国政治社会进行反思。作者认为人们相信阴谋论或者伪历史是因为当前的社会政经状况出现了问题,社会不能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这让人们更倾向于相信虚假的
如果权力有一副面孔,它长什么样? 如果权力面孔前有一群人,他们有什么想望。 玛丽·比尔德穿越两千年的历史与艺术,从古罗马的一枚硬币到今日的一幅首相漫画,从佚名流传的挂毯到大师杰作乃至皇室珍宝,潜入浩如烟海的文献与史料,爬梳庞驳繁杂的古罗马帝王肖像作品,通过严谨精审的考证与诠释,梳理了十二凯撒形象的生产、
《大国浮沉500年:经济和地理背后的世界史》是超人气历史作家温伯陵,继《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一看就懂的史记》后的全新力作,作者仍然延续其擅长的通俗易懂写法,作者这次放眼世界,用独特的角度解构世界大局,帮你厘清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后千丝万缕的脉络,彻底看懂当今世界大局的形成、演变和未来趋势。作者打破中国文人写作时
本书于1961年在英国刚一问世,就震动学界,当即激起一场持续多年的动感情的争论。这部修正学派的代表作是一本奇书,它从治学态度、史学观点、对一系列具体事件的解释、直到对几乎每一个被认为理所当然的现存结论发出了全盘挑战。 全书的主旨是要阐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希特勒按计划和时间表预谋策划的结果;绥靖政策也未必就是愚蠢和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