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有22章,包括生命科学总论及其21个分支学科或领域,在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态势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释了我国的研究现状和在国际上的地位,梳理出了我国的资助格局和人才队伍特点,剖析了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和亟待加强的方面等。
本书通过总结云南科学技术历史发展的特点,认真探讨和总结云南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为今天发展云南科学技术的借鉴,为社会主义的四化建设服务,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到了我们的议事日程。科技史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是历史的需要,也是现实的要求。从宏观、总体上研究科技史,也适应了人们知识积累的需要,引起了包括专门家在内的愈来愈多的人们
《考工记》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全书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等6大类,30个工种。内容不仅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练染、建筑和水利等手工业的制作工艺和检验方法,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本书采用原典、注
《天工开物》由明代宋应星编撰,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存较为丰富的一部古籍,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该书根据“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原则,记述了许多生产技术及农业用具。全书分上、中、下三部分,共十八卷。该书虽然是数百年前的古书,却包括了中国古代从农业到工艺品制作方法的全套技术,对我国古代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
本书为北大教授刘华杰的学生们身体力行实践博物学的产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途中体现出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博闻广识的可贵经历。按文章内容大致分为童年博物、旅行博物和典籍博物三类。童年博物的作者们忆的都是在乡下度过的童年,因此可以和自然亲密接触,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许多动植物。这或许是驱动作者们后来进入博物学研究领域
《实验室认可与管理工作指南》系统介绍我国实验室认可的流程、现场评审的过程;结合实验室认可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对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全部要素逐一进行了“要点理解”“评审重点”二个层面的详细解读;讲解了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量值溯源、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期间核查、质量监控等重要工作。
本书从块结构模型中间变量不可测量的角度出发,结合块结构模型辨识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分析块结构模型各串联模块在不同激励信号作用下的特性,研究和设计组合式多源激励信号,以解决块结构模型的可辨识性问题和各模块的参数估计分离问题。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和提出能够抑制干扰的块结构复杂非线性工业过程辨识新方法,包括采用集成建模技术的
本书在系统地介绍科学技术简史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人类在物质工具时代和能源工业时代已经发展出来、并经实践反复检验过的科学方法论,同时介绍了不同工具时代的基本科学问题及其对人们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影响方式和规律。本书的目标是让读者以史为鉴,用发展的眼光更好地认识和适应当前的信息工具时代,认清当今时代的基本科学问题,确
本书是一部详细介绍西方科学史的著作,内容涵盖有:上古、中世纪、文艺复兴、牛顿时代的科学;十九世纪的物理学、生物学、科学及哲学思想;生物学与人类学的近今发展;物理学的新时代;科学的哲学及其展望等方面内容,主要论述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本书是西方久销不衰的名著,译介到中国后对学术界影响很大,是当代学术研究绕不过去的
畅销书作家史蒂文·约翰逊,考察了若干世纪以来的创新史,追溯了现代生活六项主要技术(制冷、钟表、镜片、水净化、录音和人造光)的发展历史,《我们如何走到今天:重塑世界的6项创新》以全新视角审视伟大创意的力量与回响。玻璃怎样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扩展了我们的宇宙视界?动人、直觉的声音引发的创新发明有着怎样出乎意料的回响?作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