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形象与对外文化传播》以短视频传播、冬奥会和北京城市形象为切入点,展开案例研究。主要围绕连续三届的“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从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等视角,阐述北京在国际形象塑造、对外传播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书中既有在华外国友人的他者之见,又有国内学者的反思和比较,对提升北京乃至我国国际形象具有理论和现
当前,我国已迈入高风险社会,城市复杂性、综合性、关联性公共安全事件频繁发生,进一步增强政府城市风险防控能力和跨部门协同治理效力,显得尤为迫切。本书聚焦数智时代城市公共安全的协同治理问题,立足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智技术优势与公共安全治理转型升级相融合,参照国内外城市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治理典型经验,
文件单行本。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福建在对台工作全局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为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现就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提出该意见。文件指出,要以习近平新
本书由上海大学教授张丹华等著。2023年10月是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上海大学前校长钱伟长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2023年10月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上海大学前校长钱伟长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钱老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的爱国奉献、先忧后乐的人生境
《门阀时代: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与制度》为著名历史学家祝总斌教授的学术论文集,收录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重要论著十余篇,论题集中于门阀政治的缘起、发展、特征以及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政治制度上的独特现象。书中对东晋后期高级士族之没落及桓玄代晋之性质的分析,对都督中外诸军事制度的考辨,对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晋律之特点的阐发
桥川时雄是近代日本知名的汉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前在北京生活了近三十年,1920年代初在北大做旁听生,认识了蔡元培、陈独秀、章太炎等中国学者,听过李大钊、胡适、黄节、鲁迅等教授的课程。桥川生前重要的事迹是主持编纂目录学著作《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本书收录的各篇,来自一个日本人眼中民国学术界的方方面面。亦旧亦新的时代,思潮
本书将政治信任作为理解和建构人大代表身份的重要切入点,将形塑积极政治信任视为当代中国政治信任建构的重要目标。作者通过梳理中国政治信任体系中人大代表的历史与现实,深刻总结人大代表之于积极政治信任的支持要素、代表逻辑和实践形态,详细探讨作为政治沟通者、政府监督者、关键立法参与者、利益协调者这四种人大代表的重要身份与积极政治
本书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点培优培育”系列丛书之一种,立足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现代化发展规律间的关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内容主要分为四大篇,分别为:第一篇:中国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奠基、第二篇: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制度奠基、第三篇:中国式
本书紧跟新时代广西民族发展和民族工作的主线,详述广西民族地区和民族发展的现状、成就和经验,既有宏观论述和总体分析,也有区域发展和个案分析,点面结合,充分发挥蓝皮书在广西民族地区和民族发展方面所起的决策参考、政策先声、投资指南、舆论平台、研究资料库的作用。
政治文明研究.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