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菲尼斯(JohnFinnis)是自然法伦理学当代阐释的权威,他立足于分析法学的方法论及当代哲学研究的视角,对自然法伦理学做出了有力的辩护,赋予了自然法伦理学以新的生命力。 菲尼斯的伦理思想可以被概括为依次递进的三个部分,基本善理论、道德理论以及行动理论,这三部分共同构建起了极具现代性的自然法性质的伦理体系。菲尼斯
对自我存在方式永无止境的追求!有些位置是分配给我们的,有些位置是我们本来就有的,有些位置是我们自己寻找到的……对有些人来说,必须扎根才能获得幸福,而对有些人来说稳定意味着灾难。这本书探讨人在各个层面上(情感、生活、社会、地理、心理)所处的位置。我们为什么害怕失去自己的位置(也包括身份),害怕被取代。人处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本书是一本哲学理论专著,立足于智慧学与生存论哲学的统一,以“行事(具体行事活动)”作为理解孟子性善论哲学的基石,避免抽象理智的两种错误,即自然主义人性论或生物主义本能说与先天精神实体说。通过深入诠释《孟子》中重要的章节,梳理了历史上尤其宋明理学中对于孟子道德哲学的诠释,突出地强调以善为性而非性善,并且对孟子哲学做了基于
家庭氛围影响人的成长,家风建设促进人的成熟,家国情怀造就人的成功。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孕育和陪伴个人的生命共同体和构成民族共同体最小的细胞,也是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细胞和基石。本书逻辑结构严谨,提炼家风真谛,进而阐发修身、
\"本书是德国著名现象学家和诠释学家费迪南·费尔曼的最后一部作品。其中,作者从生活世界的不同层面出发,探讨了“人之存在”这一永恒难题。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无数解决问题的方案,使普罗米修斯从枷锁中解放出来,但这些关于人之存在的终极问题却不应被技术驱散:我们来自何方?我们是谁?我们何以成人?每个人的生命皆有独特性,费尔曼希
教材,全书共有11章,第1章为针对工程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概述,包括工程与工程的社会性内涵、工程伦理概述、工程可持续发展概述,以及工程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的8个关键议题;第2章至第10章分别对各个关键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基于上述议题,第11章对新时期工程人才的工程社会意识培养与工程伦理教育进行了思考。本书提供了工程社会意
本书是衍慈法师对《四十二章经》的解读。《四十二章经》是第一部汉译佛经,共四十二章,内容上讲了出家、在家应精进离欲,由修布施、持戒、禅定而生智慧,包含了佛教修行的基本纲领。总的来说,佛教的修行就是消除烦恼,证得菩提。为此,本书在出版时取名为《消除烦恼的42条法则》,希望现代人通过阅读本书,学习两千多年前的佛陀智慧,认识烦
《人间是道场》从浩如烟海的释家三藏中精选414条禅学智慧,力求雅俗共赏,虽浩如烟海,仍力避俗滑,旨在引领初学者入门。书中的“助解”部分,不仅疏通文句,更穿插了一些仏学常识与箴言,以帮助读者触类旁通。全书分为十二类,旨在体现仏学体系内在结构的同时,也兼顾读者的阅读体验,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仏学的深邃与亲切,领悟人间即是最大
材料与化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有利于提升材料与化工工程师和工程从业者的伦理素养,推动绿色化工及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材料与化工伦理》由校企联合编写,聚焦材料与化工工程领域,采用“理论+案例”的形式,通过深刻剖析工程实践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伦理困境和解决办法,探讨工程伦理的基本概念、
日本多本畅销书作者、通过精神疗法引导众多患者的精神科医生泉谷闲示,深度探讨现代都市人无意义感的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并给出找回自己人生的36个处方,引导大家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作者借鉴了前人的思想,探访了尼采、弗兰克尔等哲人的精神世界,引导大家从经典中寻求答案——找到“现代人的空虚感究竟是什么”的答案,找到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