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文本原意的深度耕读,提炼经典作家的思想精粹,进而或从思想史、或从争议论点、或从现实效应等方面全方位展现马克思的思想图景与强大魅力,力图还原其原初语义。本书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巨大的综合和艰难的创造,它的写成是马克思唯物史观萌芽前的最后一个有决定意义的步骤。这部著作的重
本教材是融媒体教材,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编写理念,以实现和满足学生的发展为需求。每一专题均配有习题、阅读材料等内容,同时针对教材中的部分难点,设置了图片、动画、讲解视频等二维码资源,学生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便捷、快速地获取对应辅助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更为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具体内容包括:专题一劳动创造
自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问世,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了。这部划时代的思想理论巨著不仅掀起了一场伟大的科学革命,而且深刻影响从19世纪末至今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走向。国外围绕《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政治哲学层面问题而展开的思想论争,日益成为创新阐释马克思主义时代价值的一条非常重要却又常常
本书是列入国家“十四五”时期重点出版规划《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世界传播通考》丛书之一。本书主要由总序、导言、《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原版通释、《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库恩译本考释、《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库恩译本考证、《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库恩译本
为了加强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的建设,为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供交流平台,浙江省社科院特特推出此书。本书选取了第十六届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的优秀论文20余篇,文章理论结合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成果,及时反映了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
本书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播史研究丛书》之一种。该套丛书的主要内容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整理与研究”的结题成果,该项目已于2018年在国家社科规划办顺利通过结项。本书从历史演变历程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出版与传播。分为十章,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是当代西方伦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从早年加入英国共产党,再到迁居美国,尽管时代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阐释,并充分运用其中的核心概念、阐释话语和价值观构建了德性理论。本书借助思想史解读、文本解读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充分阐释麦金太尔马克思主义思想从显性到隐性的“两种形态”,以及理论话语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发展构成了中国伦理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理上对其总结研究不仅有利于更好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建设,也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迫切需要。本书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历程、伦理思想和学科建设发展成就为研究对象,在对改革开
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在由国内革命战争向全民族抗日战争转变的重大历史关头,为了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批判“左”的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军事路线,制定正确的军事路线,指导即将到来的全民族抗日战争而写的。全文由如何研究战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围剿”和反“围剿”——中
本书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辅助读本,旨在帮助广大教师在积极探索、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努力推出一批学理说得透、事例讲得活、学生听得懂、实践用得上的经典教学案例。本书紧紧围绕教材和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编写二十余个案例,而且,这些案例取材广泛、主题鲜明,分析点评准确到位。本书不仅可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