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救荒史》是一部探讨中国救荒问题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全书引用了各种可靠史料,全面展现了中国数千年来的灾荒实况,分析了其趋势特征、成因和实际影响。在此基础上,本书依据现代科学理念,分类论述了历代救荒思想的内涵和救荒政策的利弊得失。本书还大量运用了统计学方法,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各项数据,让读者可以切实感受到灾荒的可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因此,系统总结党领导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不断改进党的领导的迫切需要。本书通
宋代郑樵所著《通志》的精华部分,为其二十略,包括: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服器、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园谱、金石、昆虫草木二十篇,共五十二卷,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在二十略中,郑樵将宋代以前的典章制度、学术文化加以分类,涉及诸多知识领域,探索其演变过程,论述详细,堪称世
本书通过对1949-1978年这段历史时期我党领导的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系统梳理总结出对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提供治国理政具有重要参考与借鉴意义的历史经验。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社会建设的经验与构想、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建设的开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建设的探索、十年探索中社会建设的曲折发展、两年徘徊时期
本书以近代江南作为研究背景,以公共危机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希冀廓清近代江南危机应对机制的变迁,以期用微观研究的视角,探析近代社会变迁的基本脉络。事实上,公共危机事件并非孤立事件,它引发了政治、经济、社会的连锁反应,与时代背景相关。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只有充分探究近代江南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
对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的探索,其重要目的就是要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不仅关系科学准确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还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属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与他事物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所彰显的自身固有的特征与性质,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的特征呈现,也是随现实社会关系的扩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结果。从思想政治
南海诸岛问题是涉及中国主权和有关国家战略博弈的重要问题,当代南海诸岛问题又是历史上南海诸岛问题的延续。在其历史演进中,英国是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本书选取19201941年英国南海诸岛政策为研究对象,把这一时期英国制定、推行和调适南海诸岛政策的历史脉络放到动态的、网状的国际关系中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进而考察处于国势衰
本书全面展现了华东政法大学功勋教授徐建先生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少年法学与少年司法研究的核心思想,详细记录了我国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与综合治理、少年司法制度及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宝贵实践经验。全书内容详实,共分为五编:第一编聚焦少年犯罪问题研究,深入诠释其方略、目标和路径的时代选择;第二编明晰少年法学基础研究的理论根基、体系
从20世纪60、70年代,在女权主义运动和新史学的推动下,西方妇女史研究异军突起,蓬勃发展。自20世纪8090年代起,妇女史研究也日益繁荣,妇女史逐渐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性的领域。本书就主要围绕专题研究、理论方法、论坛、述评和学术前沿等栏目收集和汇总新时期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
《州县提纲》成书于南宋时期,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官箴书。此书共分四卷:第一卷内容是为官如何廉洁自律、勤勉公事等;第二、三卷内容是如何处理诉讼;第四卷内容是税收的收缴和力役的安排。此书通行的版本为清代中叶李调元所刻《函海丛书》本、张海鹏所编《学津讨原》本。由于成书年代较久,书中很多地方非经注释、翻译,已非今日普通读者所能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