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后,由西方法支配中国法的西法东渐历史拉开了序幕。与此相对,在19世纪之前,中国法之于西方还存在着东法西渐的历史。这段历史表明:第一,近代以来西法东渐的叙事框架不能完全定位中国法,应将中国法放置于整个东法西渐的历史进程中看待;第二,中国法在历史上并不只是传播于东亚儒家文化圈,在很长一段时间也参与到西方法的构建之
本书围绕《民法典》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展开,一方面从法教义学角度探讨了赔偿法教义对惩罚性赔偿的历史发展和制度适用的影响,另一方面从法政策学角度探讨了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发展因由和适用规则。以此为基础,书中进一步研究了惩罚性赔偿适用中的实体正义,主要涉及惩罚法定原则、惩罚均衡原则、比例原则等,并且从被侵权人权利救济和侵权人
本书是18世纪瑞士日内瓦自然法理论家让-雅克·布拉马克的代表作。在本书中,布拉马克对此前的自然法理论家,特别是格劳秀斯、普芬道夫和巴贝拉克的观点,既有继承,也有挑战和批评,同时在自然法体系中引入了诸如人的目的是追求幸福等一些新的要素。本书在18、19世纪被广泛阅读和征引。 在上卷自然法原理部分,布拉马克从
数字时代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公共治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书从数字化时代与治理转型谈起,深入梳理了数字公共治理的概念构成及范式演进,从制度规则体系、技术体系和安全体系三个角度,讨论了数字公共治理的具体实现,并在全面介绍数字公共治理典型场景与应用挑战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数字公共治理的未来进路。
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中国研究》(ChinaStudies)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于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
《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为解读清朝前150年太监与皇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一时期涵盖了清朝历史上三位最重要的皇帝康熙、雍正、乾隆他们的统治观念都深受明朝宦官腐败当道的影响。在这部极有开创性的著作中,作者探讨了清朝皇帝如何设法避免重蹈宦官干政的覆辙,以及太监在种种限制下是如何取得权力与地位。本书描绘了那些曾经忠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旨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司法保护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彰显了中国法治现代化的独特路径。本蓝皮书全面、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检察公益诉讼的理论焦点与实践现状,旨在促进该
作为监督社工服务项目的外部评价机制,第三方评估以独立、客观、公正、专业为核心的特质而为社会各界所认可。但第三方评估也难以避免形式化、功利化、片面化等评估偏差问题。第三方评估的制度缺陷使评估偏差问题难以避免,但评估偏差的程度取决于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具体行动策略。应当从宏观社会系统和微观法人行动者两个角度,从完善第三方评估的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共同为指导,通过26组支援迪庆建设的外地干部的口述史材料展现共同建设记忆、深描迪庆社会变迁脉络,展现20世纪中后期的内地干部与民族地区群众从嵌入到共生的交往交流交融历程及其在这一历程中体现的扎根高原、无怨无悔的精神品质。本书充分说明了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这些外地干部就
本文集由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政治哲学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精选了第二届桂子山政治哲学论坛(2023)的会议论文16篇,按照中国式现代化与政治哲学、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生论坛等版块汇编而成。各位作者围绕政治哲学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从政治哲学视角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关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治理问题,探索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