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主要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系统深刻地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运用文本解读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相关论述进行系统阅读和梳理,进而全面阐述中
本研究是教育部2018年青年基金项目“川陕革命老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精准扶贫战略研究”(编号:18XJC880013)、四川省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编号SC21B119)、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首批重点人文社科基金:“革命老区留守儿童重点研究基地”的重点基础成果的阶段性成果。全书以2011-2021
2018年以来的中国监察体制改革,开创了中华民族监察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当我们积极回应新的监察制度构建和实践场域问题时,也应当回头去重新检视中华民族历史上实践过的监察制度。历史是一把标尺,如果不回看中国历史上的监察制度,可能我们就不知道今天的监察制度所处的位置,进而不知道我们的探寻足迹应延
在战争,尤其是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世界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体系。当前,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体系的主要行为主体包括联合国、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非政府组织、各国政府等系统。在联合国及其人道主义援助机构的中心协调下,该体系已经形成了一个协调网络。中国对当代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体系的参与是从接受开始的。近
本书内容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中国红十字运动史研究综述”,是研究进程、研究成果的“回顾”,同时“展望”未来,对研究的前景提出一管之见。“综述”是集体劳动的结晶,由11篇文章组成。下编为“中国红十字运动史研究论著索引”,包括“中国红十字运动史主要书目”“中国红十字运动史论文索引”,以及附录(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学位论文索引,
本书围绕人群聚集的风险管理理论和实务展开,主要介绍了人群聚集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人群踩踏事故的触发机理、人群踩踏事故的演化机理,并基于触发—演化链条提出人群聚集风险控制的思路。以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作为案例,剖析了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的触发机理,对其演化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并针对上海外滩踩踏事故进行风险控制分析。本书的创新之处
l当资本涌入乡村,土地与文旅如何重塑乡村肌理? l党建引领旗帜下,基层干部如何破局治理困境? l当彩礼压垮婚姻,乡土人情在现代化浪潮中何去何从? l当留守儿童凝视屏幕,乡村文明的未来谁来托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研究与评估中心课题组于20222024年间展开了一系列乡野调研及返乡观察活动,并获取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和人性理论为指导,贯彻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思想。通过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继承与创新的回顾与思考,以及存在的针对性不够、有效性不足的审视与反思,对当今社会发展现实分析,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当今社会,世界全球化、转型社会、风险社会、和谐社会不断生成,并深化发展,现代性造成人
信访制度是我们党和国家一项重要而特殊的制度。在我们党和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信访制度及其工作先后承载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它既是我们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倾听群众呼声的窗口、体察群众疾苦的重要途径,也可以发挥政治参与、权力监督、权利救济等重要作用。本书由上篇“信访是表达的产物,也是表达的工具”和下篇“信访工作是领会的产物,
本书以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对我们先民发明的科举制作出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纠正以往的反说与戏说,使读者了解科举不仅有其局限和弊端,也有其长期存在的原因与价值。科举与中国1300年间大部分精英人物和所有地区密切相关,科举不仅造成了“范进”和“孔乙己”一类的儒生,而且也选拔了包拯和林则徐这样的政治人才,以及韩愈、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