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所有权》是斯蒂法诺·罗多达教授有关现代法律体系之核心的私人所有权制度及其规范方式的思想结晶。对发端自法国大革命的绝对所有权进行适当限制,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法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博学多识的法学大家以及深耕政坛的风云人物,罗多达教授经历了欧洲社会二十世纪的重要发展转型,对如何推进私人所有权的社会化进
本书在系统梳理与集中归纳秦汉至唐律令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详细考订典型立法语言的表述形式、含义与用法,特别是对其出现在律令条文中所具有的专门属性作比较详尽的说明,以之强调法制文献的专业性,并且突出立法语言区别于其他文献中常见词汇的专门含义与用法。通过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相关内容的相互参照、相互补充与比较研究,尽量详细地描述
《欧洲劳动法的形成》是一部有关欧洲国家劳动法历史的比较研究著作,对劳动法在欧洲九国(比利时、英国、爱尔兰、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与卢森堡)于工业革命肇始及至1945年间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现代劳动法体系之间的相似与迥异之处,而这些劳动法体系是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不同社会群体和相互对立的思想
本书系意大利两位著名的法学家彼得罗·雷西尼奥、桑德罗·斯奇巴尼直接为中国法学界的同仁撰写的学术作品。其研究视野开阔,信息丰富,理论阐述深刻,极具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时代感。该书对我国法学界、立法机构、司法实务同仁们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民法典及其法典化进程十分有益。本书是一部有关对源自罗马法的法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呈现为大都市区。作为行政体制的空间投影,区划改革是重塑治理格局、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当前,由于我国特殊的市管县体制及相应度安排,在地域范围、资源配置能力公共服务水平等诸多方面,我国市域行政区划改革面临经济绩效不确定、公众参与不充分、社会秩序不稳定、历史文化不延续、
本书是复旦大学比较政党与国家治理研究丛书之一。西方政党政治在进入21世纪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极右翼政党的兴起、政党极端化趋势的发展、政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政党格局的变迁等问题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西方政党政治的变化既是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因素,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世界局势演化的一种结果。本书主要研
为了调动智力资源来应对9·11事件给美国带来的国家安全威胁,原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认为:我们必须再次拥抱学者和他们的智慧。然而,从实际来看,国家安全政策制定者与国际关系学者之间的距离已经变成了鸿沟。圣母大学国家安全中心创始主任、PackeyJ.Dee国际关系讲席教授迈克尔·
每一个时代的法治实践,都必须回应与解决自己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思考党和国家机构在深化改革之后如何更有效行使职权以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是本书写作的缘起。本书从党执政权政府行政权人大职权事业单位改革社会组织建设五个方面对地方法治的文本与实践进行论述,力图
本书是哲社重大攻关项目加强宪法实施、教育和监督研究和哲社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构建中国特色宪法监督理论体系研究》的学术成果。本书聚焦宪法领域的最新发展,结合理论与实践,通过新时代中国宪法全面实施的宣言书、作为根本法与高级法的宪法及其实施、宪法实施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宪法实施中的领导作用与功能、宪法实施主体论、运用宪
本书从新古典现实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考察了自1945年以来加拿大外交所面临的国际战略环境变化如何通过国内政治因素来影响不同时期加拿大外交政策的形成、演进及实践。本书认为,加拿大独特的外交政策原则与实践体现了加拿大政治文化因素中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延续:加拿大外交政策中的国际主义原则来源于基督教信仰体系下的一系列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