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治,以巩固不可分割的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权力为前提,以共和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前提,以良法善治为前提,以权责一致为前提。为充分实现共治,需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进程中,由国家做出高质量的协同共治制度安排。在国家治理体系全局中,政府治理体系体量*;在国家治理能力的全局中,政府治理体系是制度执
本书为明史研究领域专题史研究中的一部名著,始作于1945年春,完成于1948年末,首次出版于1950年。因其研究深入严谨,信而有征,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至今仍是研究明代政治的重要参考书。作者从各个角度详细介绍和评述了明代的特务统治,包括特务机关的设置,以及特务机关对政治的控制、对经济的搜刮、对军事的监督、对官员的侦缉
该书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周代宗法制度的内容及演变轨迹作进一步的梳理和探讨。书中共分为六个章节,总体说来,即主要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材料,结合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周代各个时期不同(贵族)层级的宗法制度作尽可能细致的考察,理清宗法制度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归纳每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探讨宗法制度演变的表现与
本书是利用黑水城文献对元代地方行政运作首次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成果。在对国内外学界有关成果进行系统而周密梳理的基础上,本书对相关成果的价值、影响、突破或不足等进行中肯评价。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通过细心爬梳800余件汉文、蒙古文黑水城文献,检出保留其中的大量不见于传世典籍的元代地方行政体制的细节,结合新发现的国图藏《魏书》纸背
20世纪初,封建农奴制度下的西藏地方内忧外患严重,同时,清政府对西藏的主权也受到威胁。在此情况下,清朝官员张荫棠出任驻藏帮办大臣,在西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近代西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书主要依据张荫棠藏事奏牍,相关驻藏大臣的藏事奏牍,光绪、宣统两朝实录、上谕,军机处、外务部档案,西藏地方档案以及英国俄国解密档
中国崛起是21世纪最引人瞩目的大事,中国崛起的伟大实践早已超出了西方话语的诠释能力,同时西方也加大了对中国的话语攻势,现实的种种都在呼唤中国自己的话语构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话语体系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当作极为重要的战略工作来抓。本书是由张维为领衔主编的关
2019年5月11日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论坛”。本辑所刊文章以本次论坛收到的学术论文为基础,精选了22篇高水平的研究文章。所刊论文紧紧围绕“大变革”这一时代背景,对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历史与文明变革视野中的政治传播、媒介演进背景下的政治传播,以及全球大变局背景下中国政治传播的国
当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利用社交媒体来寻找他们在网络社会中的定位,并将其行为嵌入“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数字化时代治理”的浪潮中。在此背景下,本书重点探讨中国本土化的政府社交媒体——政务微信的创新扩散机制,兼而讨论转型中国语境下的政治—技术关系命题。本书基于中国本土化的政治和社会实践,搭建了一个转型社会政务微信创新扩散影响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民政工作。新中国民政工作的发展历史表明,当代中国的民政工作在实践中突破了国际传统社会工作的范围,不仅具有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并且具有基层社会民主管理、社会群众自治管理、社会文明教育、社会风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走过了几十年光辉历程。作为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了团结社会各界、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本书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协的组织机构、日常活动和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全书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