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转折点,很少有像1945年2月到8月这么充满戏剧性。雅尔塔会议召开和广岛原子弹爆炸,成了它独特的标识。当1945年2月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雅尔塔会晤时,希特勒败局已定。三巨头想要起草一份持久和平的蓝图,却为苏联和西方在欧洲长达44年之久的对峙埋下伏笔。并肩作战近四年后,他们的政治联盟开始破裂。虽然较为引人注
本书是《三联生活周刊》品牌栏目“口述”结集。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民国名士张伯驹、一代报人王芸生……本书提及的文化、历史名人,对中国现当代社会均有重大影响,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既有各自性格、际遇的个性,又有大时代下人们命运的共性。1949年“东方泰坦尼克号”太平轮失事事件、1911年哈尔滨瘟疫之战、
本书将重点考量与全局观照有机地整合起来,致力于彰显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既着重梳理5至17世纪欧亚大陆主要地区、主要国家的封建社会的缘起、兴盛、衰落的历史过程,也兼顾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非洲和美洲的历史状况,并增加了中国历史的相关部分。同时,还对各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横向联系作了必要的勾勒。本书在叙述政治
本书是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6大核心素养中“人文积淀”这一要点的具体解读,旨在介绍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有关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常识和成果。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文史常识提要,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有趣的知识,书单。
《东方哲学与文化》第二辑主编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徐小跃担任,执行主编由沈文华担任,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均由相关哲学专业的专家、学者构成。本辑分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道学研究”,编者选取了有关道教历史、道教分派、道教文化内容、道教文本、道释画以及海外道学研究等多领域多视角的文章,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犹太文明蔓延了四千多年,可在后面近两千年时间里,犹太人却失去了故土,被迫星散在世界各地。而就在这种难以想象的艰辛和逼仄中,犹太民族为什么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还能以自己文明的深刻影响整个人类?《犹太人四千年》从犹太民族的起源一直讲到20世纪以色列国的最新发展,不仅叙述文化、历史的发展,而且考察
这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罗伯特·路威脍炙人口的著作,其对人类文明文化史的描绘和阐述可谓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译者吕叔湘先生将之称为“外行内行都能欣赏的科普读物”。在书中,路威教授从吃饭穿衣说到弹琴写字,从中亚土人一分钟捉89个虱子说到法国国王坐在马桶上见客,从马赛伊人拿太太敬客说到巴黎医院里活人和死人睡一床,可谓上下古今,无
世界简史(精编故事版)
本书旨在为《世界遗产名录》文化景观的管理者与工作人员提供指南,让具有申报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遗产地管理者了解靠前管理标准。手册宗旨是保护文化景观中突出的普遍价值。这需要具备相关技能、知识、信息以及具有包容性和多层次性的规划过程、推广过程以及经费。保护与保存景观及其价值,评估其可接受变化的限度是我们所面临的关键挑战。本书适
跨文化交流,与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相生相伴,虽时显时隐,时浓时淡,但这一宏大叙事和壮丽画卷从未间断,铺展至今。以阿玛纳书信为主要介质的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的跨文化交流,堪称有确凿原始文献资料可考的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区域性跨文化交流范例。在阿玛纳时代的东地中海世界,埃及、米坦尼、赫梯、巴比伦、亚述等五大国以及乌加里特、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