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分二十一章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记载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讨论国家治理、君臣关系等重大问题,客观反映了贞观时期治国理政大政方针尤其是谏诤制度的由来及发展变化,其中规范君臣思想道德的思想和理论尤为重要。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贞观政要
本书稿以政治学中的政治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近代中国如何由一个传统国家转型为民族国家为主要研究内容,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视为一个完整的、连续的过程,一个克服各种政治危机,国家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并据此对近现代历史上发生的若干重大变革和政权更迭做出阐释。书稿共分三编:*编“近代中国之国家转型”,探讨近代中国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3月5日在北京开幕。包括经济增速、反腐、环保、收入分配、一带一路等当前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都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本书收录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各项报告、决议、讲话、名单等重要文件,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领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执政、全面
书稿从“心智”的界定、“心智结构”的阐释入手,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明代宗室群体的心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界定了明代宗室群体心智的内涵,阐释了明代宗室群体心态及其嬗变的原因、影响,考察了明代宗室群体掌握已有知识和探索未知状况的不同类型、明代宗室群体知识状况的特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政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鲜明地提出“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观点。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教我们知荣辱、辨是非,使我们能够保持头脑清醒,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为充分利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对外宣介好*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成果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中联部邀请了50个国家和地区75个共产党、工人党的100余位领导人和代表于2018年5月25日至6月3日
本书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等级为优秀。八旗制度是清代国家与社会的基本制度,八旗驻防是一个特殊族群,占旗籍人口约近半数,他们亦兵亦民,遍布全国几乎所有的关津要隘,是清廷统治的基石。驻防族群尤其是直省驻防,散布于汉族的汪洋大海之中,其族群演变与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变迁,是清史和满族史、社会史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