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纪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时代。罗马式艺术登峰造极,哥特式艺术萌芽初露,方言文学蓬勃兴起,拉丁经典著作、拉丁诗歌和罗马法复兴,吸收了阿拉伯因素的希腊科学与希腊哲学复苏,第一批欧洲大学创立。本书重点关注12世纪的拉丁古典著作及其影响、新法学和更为多样化的历史编纂、来自希腊人和阿拉伯人的新知识及其对西方科学和哲学的
1558-1641年是英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本书全面、生动地展示了在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英国贵族的经济活动、与宫廷的关系、家庭模式和婚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教育以及建筑、艺术等全方位的社会生活场景,揭示了英国贵族在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逐渐衰落的内在原因以及贵族性质的变化。英国贵族并不是注定消亡的阶层,而是面对危机
世界上向现代读者介绍希腊世界的图书数不胜数,但基托的《希腊人》一书堪称该领域的经典之作。本书用英式散文的风格,向我们介绍了形塑和建立了一种新的独特生活方式,即城邦式民主政治的那群人。作者频频引用希腊人自己的话来向我们展现一群人形成一个国家、国家的本质、荷马的影响,以及城邦制国家的兴衰等,是对古典时期的深入研究,并为我们
方济各(FrancescodAssisi,1181/11821226)是从12世纪转向到13世纪的历史时期中的关键人物。他推动了当时的宗教、文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一个现代的、充满活力的中世纪的诞生。方济各将朴素与威望、谦卑与积极、平凡的身体与非凡的影响力结合起来,满足了同时代大部分人的期望。他在城市中活动,给城市带来
詹姆斯乔尔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是近几十年来一战起源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甫一问世便引起巨大反响。作为20世纪优秀的国际关系史学家之一,乔尔在书中全面分析了这场深刻改变世界历史的战争如何爆发,研究主题既包括七月危机、战前的联盟体系和外交方式、军事战略及指导思想、军备竞赛以及国内政治的影响,也包括对帝国主义竞争和经济动因
《欧亚学刊》(新11辑)汇集了内陆欧亚考古、历史、文化、文献研究的最新成果,本辑收入文章粟特语灌顶仪轨、丝路印度教诸神图说、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欧西德谟斯王朝史述要、敕勒与铁勒族名新证、《元史》卷一一四《后妃传一》笺证之二、考舆求史:“间岛”问题与东北亚边疆学等等。
普洛耶什蒂是罗马尼亚重要的石油城市,也是二战中重要战略要地之一,为了获得军工所需要的石油,德国通过外交和军事压力,提前与罗马尼亚达成合作。要想阻断德国石油来源,盟军必须打击掉普洛耶什蒂。1943年8月1日,美国陆航针对普洛耶什蒂发动了低空轰炸行动,代号浪潮,这也是二战中最惨烈的一次低空轰炸行动。本书基于详实的史料,从纯
张勇安,现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马斯托禁毒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杨长云,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书以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世界史学研究学术论文为案例,邀请论文作者撰写论文写作方法和反思,为世界史学研究者撰写论文提供参考,提升研究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水平和
现代文明的摇篮古罗马留下诸多传奇: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么,罗马的道路是如何修建的?罗马的城市又是如何营造的?古罗马人都有哪些动人的故事? 《图说罗马人的故事》图文并茂,以照片、画作、3D图、地图、谱系图等400余张彩图的形式,多角度全景展现古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军事政治、宗教神话,揭秘现代文明的开端。
本书通过对幸存者及其家人进行访谈,以及查阅诸多回忆录、信件、手稿以及档案的基础上,再现了二战时期那些勇敢的法国女性为反抗德国占领而开展的英勇无畏的反抗,以及为从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生还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求生努力。全书分为两部分,共十五章,第一部分叙述了法国女性在抵抗运动中积极行动、不幸被捕以及被关押至法国监狱的经历;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