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学术类图书。《三国志版本荟萃》一书拟汇编影印《三国志》一书的宋、元、明、清、民国及朝鲜、日本版本近二十种,含全本、残本、选编本,并附录《蜀汉本末》、《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二书。该书分为两辑出版,其中第一辑收宋刻本全本两种、选本一种,元刻本全本一种、残本一种,明刻本全本三种、选本一种,唐魏征选编、日本铜活字印本一种
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有记载以来的历史就有几千年。在华夏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了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不仅如此,我们的祖先也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铸成了灿烂.的
鉴于西藏旧方志的重要性,我们扩大了蒐集范围,借用前人编纂史志的变通办法,将准方志、修志基本资料等列入收录范围。根据方志体例首重舆地资料的特点,将调查资料、交通地理资料一并收录,以补西藏旧方志不足。
本次影印的西藏旧方志,是建国以来首次系统、全面整理,从版本上讲有稿本、抄本,也有刻本或印本,真正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最为原始的文献资料。
本书因内容丰富,字数较多,故分辑出版,本辑为第四辑,是中国最后一个皇朝,清代的相关史料。由于清代距今不远,加上档案保存较好,所以遗留下的史料很多,故单独编为一辑。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对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的回顾与思考从未停息。针对当前日本政府不断推行右倾化政策,竭力否认侵华历史的企图,这一重大历史真相的还原与研究也始终牵动着社会各界,乃至世界人民的痛苦回忆和感情。一部全面反映抗日战争基本风貌的大型文献史料库的问世,既蕴含揭露日本政客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的著作之一。《战国策》的作者直到
《春秋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或《春秋内传》,是古代编年体史书、散文作品集、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清代经今文学家认为经西汉刘歆改编,而近代则多认为是战国初年左氏根据各国史料编集而成。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
〔元〕于钦纂修。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本,元地方志,四册六卷。所叙以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所辖益都、般阳、济南三路为主,并附述古代曾为齐邑的高唐、禹城、长清、聊城、东阿、临邑等县。内容分沿革、分野、山川、郡邑、古迹、亭馆、风土、人物等八门。作者齐人,又官齐地,见闻较确,叙述简赅,为地方志中的善本。清代四库馆臣称其“援据
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进一步贯彻&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