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全75册)主要收录成化、弘治、正德、嘉靖朝32人35种。主要的文集有:刘定之《呆斋集前稿》、商辂《商文毅公集》、彭时《彭文宪公集》、刘珝《古直先生文集》、王恕《王端毅公文集》、王鏊《震泽集》、陈献章《白沙集》、丘濬《重编琼台会稿》、李东阳《怀麓堂集》、姚镆《东泉文集》、王廷相《王氏家藏集》、倪岳《清溪漫稿》等。
正面战场-粤桂黔滇抗战 英勇不屈的战史奇观,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1937年到1945年,中国军队发动大会战二十多次、战役一千一百多次、普通战斗两千八百多次。三百二十多万官兵伤亡,一百多名将军殉国。四千多名飞行员血洒长空,两千四百多架战机被击落。海军更是全军覆没,所有的舰艇打光。这就是可歌可泣的正面战场,这就是不可磨灭
《明代基本史料丛刊》之《文集卷》,包含的丰富内容可与本社此前刊印明代史料彼此核补,互相发明,希望能为考镜明代历史提供助力。本编以文集为主,兼收诗文集。明人文集分为别集、总集、文史三类,内容广泛,其中如奏议、信札、传纪、墓志铭、家乘、典制考释、地理民俗等具有很高史料价值。
一部《二十四史》涵盖了中国古代清以前的全部历史,是中国古籍中最有价值的图书,读之,可以令人知古知今知未来;用之,可以经纬天地,纵横捭阖;藏之,可以使你的家庭书香有继,蓬荜增辉。但二十四史对于现代人来说,又有着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是读不懂,二是读不完,三是买不起。张传玺教授主持主编的《白话精华二十四史》上述问题,逐一得到了
中国通史(第二版,全12卷共22册)--迄今规模最大最为完备的中国通史,代表当代中国史学研究最高水平
本丛书由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组织多位专家学者点校整理,第六编(1—10册)收录了《挥尘前录》、《贵耳集》等四十余种宋人笔记。
《中国总论》(MiddleKingdom)1200页,上下卷。卫三畏关于中国印象的论著,影印。
本书为六安市2012年刊发的有关志书编纂的指导性业务文章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续志编修文件之集成,内容涉及编纂方法要求、篇目体例设置等各个方面,是该市指导下辖各县修志的一本指导性用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近人甘厚慈编辑的《北洋公牍类纂正续编(套装共4册)》正续编,是一部记录20世纪初清廷“新政”在北洋贯彻执行状况的史料汇编,肉容翔实、具体,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袁世凯主政北洋期间实施“新政”的方方面面。
《淄川文化遗产(共2册)(精)》由唐加福所著,书中《文物卷》选取了全区500处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五大类文物点,79件馆藏重点文物入册。《非物质文化遗产卷》囊括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等九大类268项内容。这套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科学性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