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人甘厚慈编辑的《北洋公牍类纂正续编(套装共4册)》正续编,是一部记录20世纪初清廷“新政”在北洋贯彻执行状况的史料汇编,肉容翔实、具体,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袁世凯主政北洋期间实施“新政”的方方面面。
《淄川文化遗产(共2册)(精)》由唐加福所著,书中《文物卷》选取了全区500处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五大类文物点,79件馆藏重点文物入册。《非物质文化遗产卷》囊括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等九大类268项内容。这套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科学性和可
《国语研究文献辑刊(套装共10册)》共八篇,二十一卷,是以记言为主的列国资料汇编。自东汉以后,为《国语》作注者甚众,唯韦昭《国语解》流传至今。北宋宋庠作《国语补音》三卷,因宋庠字公序,故后人称其本为公序本,此本流传最广。清著名藏书家黄丕烈发现了宋明道年间刊印的韦昭《国语解》,经精校后刻印,明道本成为与公序本同等重要的《
一、《宋代诏令全集》 我社2012年12月出版的《宋代诏令总集》,系国家古籍办重点资助项目。学术顾问曾枣庄、刘琳,主编王智勇、王蓉贵。全书约1300万字,16开,分14册,定价12800元。 《宋代诏令总集》有如下特点: 一、收文全。本编收录的原则是,凡有宋三百年间的诏文,均悉数收录,使本编成为现存收录宋代诏文最
《历代名人奏议》三百五十卷,收入的1上自商周,下至宋元,是迄今规模最大的奏议彙编。尤其是宋元奏议,对校补现有宋元文史资料颇多裨益。全书分66门类,如君德、圣学、郊庙、治道、经国、礼乐、用人、选举、法令、兵制、荒政、水利、理财、御边等。本书据本社1989年版分5册影印,末附按门类编制篇名详目和奏议作者索引。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并积累了丰富而又珍贵的文化遗产。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并活态存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建立名录对保护对象予以确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套装上下册)》的图文原始资料,主要来源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相关单位和团体上报文化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申报材料。为了使这部图典兼具学术性、知识性与文献性,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本书为清史项目之一种,所选档案记述了清代全国、特别是吉林省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各方面变迁和历史面貌。共计7700件档案。
本书极为详细地记载了泰昌、天启时期,皇帝亲自处理的事务和大学士们论及、处理的问题,大部分是其时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斗争等诸多方面的热点、重点问题。作者对原书做了标点和大量校正工作。
本书为边疆方志资料汇编,为影印出版,本卷为西北边疆卷(全21册),内容包括有清梁份《西陲今略》,同蒙山《西域三记》,李云麟《西陲事略》,今人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清阚仲韩《新疆大记》,罗迪楚《新疆政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