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题名《文明的史迹:先秦、巴蜀及南丝路历史研究》,是因为作者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明的这几个方面,该书即分为先秦史、巴蜀文化和南方丝绸之路等三个部分。其中,关于先秦史方面的论文,涉及文明起源、长江流域文明、文献研究以及文化交流等内容;关于巴蜀文化方面的文章,多属先秦时期巴蜀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亦有少量关于汉晋时
【乾隆】潍县志(一函六册) (清)张耀璧修(清)王诵芬纂 线装16开 978-7-5013-7922-4 980元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战国策当当自营文白对照刘向史书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经济谋略国别体宣纸线装国学经典一函3册善品堂
布依族摩经文字已经构成独立的文字体系。它在文字使用上的个体性、不统一性,正好体现这种文字的原创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摩经文字的形成,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布依族摩经可以说是布依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从中可以窥探很多历史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理应受到广泛关注和足够尊重。《中国西南布依族抄本文献丛刊·罗甸
《中国西南布依族抄本文献丛刊·望谟卷》(10卷)影印出版的是望谟布依族资深摩师黄道龙、蒙炳生、黄庭志、罗云等老先生收藏多年的摩经文本,经过年的代代传承,如今收集会聚,极具经典意义和出版之价值。书稿在主编汪文学、龙海燕、鄂启科的编纂整理后,将零散布依摩经资料汇总,逐一呈现在书稿之上,成布依族抄本文献体系,可供后人阅读、研
本书以《山东省历代方志集成》中《(雍正)山东通志》为底本,采用4拼版,共三十六卷,首一卷,三十七目,分为:图考、典谟、星野、建置、城池、疆域、山川、形胜、圻封、古迹、巡狩、阙里、田赋、盐法、学校、选举、兵防、驿递、河防、漕运、海疆、秩祀、桥梁、风俗、物产、职官、公署、宦绩、人物、列女、仙释、方技、陵墓、五行、经籍、艺文
四川省档案馆藏川滇边务大臣衙门档案,形成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宣统三年(1911),共计1193卷,真实记录和还原了清末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和代理川滇边务大臣傅嵩炜在川边(包括今四川甘孜、云南迪庆、青海玉树等)推行改土归流、经营川边、筹划西藏的历史经过,是清末川边历史的“百科全书”,对于了解和研究清末川边政治、军
本书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整体文脉梳理,以正在编纂出版的《儒典》体例、内在逻辑、所收文献为山东文脉的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扩充,形成若干板块。二是以代表儒家文化的孔子、孟子,代表齐学的管子,以及山东特色的兵家文献等形成极具特色的文献集成。现存2000余种孔子文献,1200余种孟子文献,300余种管子文献,及已出版的《
旧方志作为地方珍贵古籍,是研究一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必不可少的资料,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各地方志工作主管部门结合自己的实际,挖掘、整理旧方志档案资料,取得一系列可喜成果,此次武乡旧志影印整理项目是由武乡县人民政府牵头,武乡县委党史研究室(武乡县地方志研究室)具体负责实施的。此次整理以国家图书馆古籍
齐鲁文库·红色文献编 辑 1~10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