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历史年代分六卷,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展品为主线,以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系统介绍中国从17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直至清末的悠久历史文化。多角度展示先人们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付出的艰辛、智慧和时光,以及博大多彩的华夏文明,堪称一部文物视角的中国通史。其出版的宗旨就是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传承,用传承的力
本书分为五代十国时期、两宋时期、元朝时期、大事年表、图版索引五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宋、辽、西夏、金的并立;经济;科学与文化;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农业和手工业等。
唐石經本春秋經傳集解(全十三册) 《儒典》出版后受到文化学术界广泛关注和好评,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现陆续出版平装单行本,共计108种397册图书,分四辑推出。第一辑(36种),收录唐石经本系列、经注本系列、经注附释文本系列、纂图互注本系列。第二辑(18种),收录单疏本系列、八行本系列、十行本系列。第三辑(16种),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一部记载中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由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顾炎武所撰。该书共120卷,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开始搜集资料,至清康熙初年(约1662年)编定成书,并在此后不断增改,但终未定稿。 顾炎武在书中对明代的地理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详细记载了各个地区的地形、气候
近代日本为满足侵略与殖民需要,采取个人踏访、官方扶持、设立机构等各类手段,长期、系统开展对华情报调查,调查活动一直持续到日本战败,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见闻录、调查报告、统计资料、研究专著等原始文献。本丛书系统整理近代日本对华调查的文献,分辑影印出版。第九辑主要收录台湾总督府及各地商工会议所的对华调查文献。台湾总督府的调查以
山东革命根据地红色期刊是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山东抗日根据地和山东解放区编写、出版和发行的期刊。红色期刊作为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政策、路线等,是山东革命根据地思想、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也是山东革命根据地从创建、
这是系统介绍中国文明的普及性读物。本系列图书从绵延五千年的中国文明长河中,遴选100个代表中国文明成就的话题,以小而精确的视角切入中华文明,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写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流变,并配有准确、精美且风格独特的插图辅助说明,图文并茂。这些话题覆盖面极广,从天文地理,到文学艺术,再到风土民情,包罗万象,全面地展示了中
本书中主要分为六个篇章:第一章以西藏神话与早期文物岩画等为研究对象。第二章从藏区吐蕃艺术遗存、摩崖石刻、造像、毗沙门之族属。第三章将10-13世纪作为新时代汉藏多民族文明的复兴与交融时期。第四章重点放在对西夏文化的桥梁作用的研究上。第五章考察了元代汉藏多民族艺术的气势与张力。第六章重点考察了塞外草原连接华北京畿腹地之间
《丰城县志》(清同治版),主修王家杰,总篡周文凤,清同治十年编,共16卷。本次出版《(同治)丰城县志》是对其的点校本。旧志为文言文,内容丰富,语言晦涩,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些保留日志原貌的影印本优点便成了缺点。此外,因以前雕版技术等客观因素造成日志字体缺谬,语句脱落出现讹文的现象,容易误导读者。还有因避讳改字等人为因素
本书内容已经外聘专家审读审核通过。本书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由政府投资、国家档案局组织出版的重大历史档案出版项目之一。青田县档案馆对馆藏民国时期档案进行整理,从中甄选二百三十二件抗战有关档案汇编而成,分两册,全书收录档案起止时间为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八年,均为馆藏档案原件全文影印,按照“主题-组织机构-时间”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