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250卷,以年月日为序,记录宋代徽宗、钦宗、高宗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此书仅有抄本流传,清季振宜旧藏明抄本230卷历来受到较高的评价,是《中华再造善本》影印的底本,但是仍缺20卷。经学者考索,缺失的20卷藏于上海图书馆,即卷111至120,卷136至145,与前书版式、骑缝章等相符,可合为全璧。本书影印的底
《(乾隆)重修绍兴府志》八十卷首一卷,(清)李亨特修,(清)平恕、徐嵩等纂。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半叶十行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同,口,单鱼尾,四周双边,有图。李亨特,乾隆五十七年任绍兴府知府,总裁修志事。所撰序称:“昔陆游作嘉泰志,以会稽名。或讥之,故题曰《绍兴府志》,遵今宪也。日重修,明有所本也。”序后钤有
《绍兴府志》五十八卷,(清)张三异修,(清)王嗣皋纂。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半叶九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有图。卷前有康熙十一年(子)王嗣皋、姜希辙、胡升猷、茹铉的序,在其序后分别钤有“王嗣皋印”“戊子解元乙丑进士”“姜希辙印”“定庵”“胡升猷印”等印记。
《绍兴府志》五十八卷,(清)王之宾修,(清)董钦德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半叶九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有图。卷前有康熙二十二年许弘勋、何源浚、王之宾序。卷一为疆域志,卷二城池志,卷三署廨志,卷四至卷八山川志,卷九至卷十古迹志,卷十一物产志,卷十二风俗志,卷十三灾祥志,卷十四至十五田
本书系《国闻周报》专栏,从1929年7月至1937年7月连载八年,叙述近世重要人物、典制、旧闻、科举等,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参考史料。
本书以南京图书馆藏明正统《道藏》本洞神部玉诀类为底本,共二十卷,拾遗一卷,宋王雱传。
《民国新疆文献汇辑》(1—5册)共收录民国有关新疆的重要文献37种,几乎涵盖了整个民国时期新疆各方面的重要内容。包括方志、游记、日记、科学考察、新闻报道、研究著述等。这些历史文献从各方面反映了当时新疆的社会历史面貌。如伊犁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杨缵绪《新疆刍议》、民国初年奉命考察新疆,被誉为民国西部拓荒第一人的林竞《新疆纪
本内容以抗战的时间顺序为“经”,以八路军总部与各抗日部队的相互联系为“纬”,以主要抗日历史事件为“点”,以我党领导的各大抗日根据地为“面”,全方位地展现八路军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晋察冀军区、陕甘宁边区等战斗、生产、学习生活。
《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本书为“宁波历史文献丛书”第十一辑。收录国图版31卷本徐时栋《宋元四明六志》之《大德昌国州图志》(地方志7卷,冯福京修,郭荐纂。原本卷首有三图,故名图志,今图缺而志存。分叙州、叙赋、叙山、叙水、叙物产、叙官、叙人、叙祠等8门。对了解当地赋税、学校、寺观及其占地状况等均有史料价值)、《延祐四明志》(地方志20卷,今残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