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整理者创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史料编纂体系。作为一套大型的综合性资料棠编,《汇编》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分为了四辑:第一辑为五四运动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资料,第二辑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资料,第三辑为抗日战争时期的资料,第四辑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资料。每一辑均根据政治、经济、外交等主题割分为若干类目,类目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史学会主持,几乎当时所有国内著名历史学家都参与编纂的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大型资料汇编。其编纂时间之长、动用人力物力财力之多、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作用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近代史书籍编纂领域中是空*绝后的,也是研究近代史的学者所必须翻看、查阅之资料。本编《北洋军阀1912-1928》卷,共8册,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史学会主持,几乎当时所有国内著名历史学家都参与编纂的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大型资料汇编。其编纂时间之长、动用人力物力财力之多、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作用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近代史书籍编纂领域中是空前绝*的,也是研究近代史的学者所必须翻看、查阅之资料。本编《戊戌变法》卷,共4册,共160多万字,初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史学会主持,几乎当时所有国内著名历史学家都参与编纂的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大型资料汇编。其编纂时间之长、动用人力物力财力之多、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作用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近代史书籍编纂领域中是空*绝后的,也是研究近代史的学者所必须翻看、查阅之资料。本编《义和团》卷,共4册,约200万字,按时间
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本书为这一历史阶段的资料汇编,乃中国史学会主持编纂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的一部。该丛刊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方面的大型资料丛编,编辑出版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几种后出,当时几乎所有国内著名历史学家都参与了编纂,其编纂时间之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其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因其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故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本书为这一历史阶段的资料汇编,乃中国史学会主持编纂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的一部。该丛刊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方
奏折制度是清代君臣交流、上情下达的最为重要的渠道,本套丛书精选国内外的清代朱批奏折藏品,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对朱批奏折进行多方面的介绍,对奏折撰写的时代背景、涵盖的内容及相关的历史事件等予以精到的解析,让读者在欣赏藏品的同时,能够了解藏品背后真实的故事和奏折最直接的表达。该书语言生动活泼、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图
从三联版24种钱穆作品系列中精选15种,涵括作者一生对经学、史学和哲学的精研和深思。如对孔子和《论语》的典范研究;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对中国历史不同领域、不同专题的会通博识、深入浅出;而作者分别在青年和耄耋之年对宇宙自然、政治社会和德性修为的观照和感悟,无论是闲思还是盲言,都洞彻天地,启悟来者。
《嘉庆四川通志》,清常明、杨芳灿等纂修。二百零四卷。常明,满洲镶红旗人,曾官四川总督。杨芳灿,字容裳,江苏无锡人。乾隆拔贡,官知县、户部员外郎。著有《真率斋稿》《芙蓉山馆诗词稿》等。《嘉庆四川通志》有天文、舆地、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经籍、纪事、西域、杂类等十二志。其中所记沿革、江源、堤堰、边防、土司有较
本书内容分两部分:一是“文献”,一是“书志”。海上丝绸之路文献主要为文字文献,要求选刊精准全面。诸如海图、考古发现、遗址等,则均作为插图。‘书志”介绍其文献来源、基本内容、研究价值与相关研究状况,具有导读意义与研究性。书志撰写者均为对该领城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小语种文献的书志力求请该国学者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