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于《处州文献集成》丛书之一。该丛书由《处州文献集成》编纂委员会负责编纂和实施,主要收录地方史志文献、处州先贤和任职处州的历史名人记述处州历史风貌、文物文化遗存、民俗民风的历史文献等。《处州文献集成·方志辑》是该丛书“清代辑”的接续,收录清代代有关处州的方志文献30余种,其中不乏孤本。本书采用影印方式出版,约74册
本书精选了来自安徽省档案馆、黄山市档案馆、黟县档案馆、歙县档案馆、休宁县档案馆的330组珍贵徽州古代历史档案。这些徽州历史档案在政治、经济、文化、民间交往、风俗习惯等生活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的史料价值。全书以影印的方式呈现这些跨越千年时间珍贵档案,以独特的视角呈现徽州历史文化发展的真实面貌,印证徽州文化的源远流长和深邃思
《新修余姚县志》二十四卷,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刻本,书前有沈应文叙及修志姓名,有图,卷一至卷五为舆地志,卷六至卷九为建置志,卷十、十一为食货志,卷十二为官师志,卷十三、十四为选举志,卷十五至卷二十一为人物志,卷二十二为典籍志(附碑刻),卷二十三、二十四为丛谈。《新修余姚县志》二十四卷,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刻
《(民国)萧山县志稿》,彭延庆、张宗海修,姚莹俊、杨士龙纂,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全书三十三卷首末各一卷。卷一为疆域,卷二为山川,卷三为水利,卷四至卷六为田赋,卷七至卷八为建置,卷九为古迹,卷十为学校,卷十一为纪事,卷十二官师,卷十三、十四为选举,卷十五至卷二十七为人物、列女,卷二十八、二十九为琐闻,卷三十至
《(康熙)诸暨县志》十二卷图一卷,清蔡杓修,清章平事等纂,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书前有章平事序、凡例,以及图八幅。卷一为疆域、城池,卷二志署廨、山川,卷三志古迹、物产、灾祥,卷四志田赋,卷五志水利、学校、祠祀、武备,卷六为职官表,卷七、八为选举志,卷九至卷十一为人物志,卷十二为序记。《(康熙)诸暨县志》十二卷图一
《(道光)嵊县志》十四卷,首末各一卷,清道光八年刻本,清李式圃修,清朱渌等纂。书前有分巡浙江宁绍台海防李可琼序、绍兴府知府冯清聘序、李式圃序,以及修志名籍、凡例、县志图等。卷一为分野、建置、山川等志,卷二为城池、署廨、水利等志,卷三为户口、田赋、风俗、物产等志,卷四为学校志,卷五为庙坛、寺观等志,卷六为职官、名宦等志,
清代康熙一朝,会稽县志曾有两次修纂,首次修纂于康熙十二年(1673),由时任知县吕化龙主修、董钦德编纂;第二次修纂时间为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时任知县王元臣主持,董钦德、金炯编纂,全书二十八卷首一卷。两种县志都收入《绍兴大典》第一辑,康熙十二年版现已出版,此为康熙二十二年所修。清代康熙一朝,会稽县志曾有两次修纂,
《春秋公羊疏》今有国家图书馆藏宋本,惜仅存前七卷。日本名古屋蓬左文库藏《公羊疏》钞本三十卷,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字至二十五字不等,无界栏。据其避宋讳阙笔至桓、完止,知钞自宋本。今《公羊》单疏钞本三十卷全帙具在,与后世注疏本相比勘,若卷第之参差、文字之异同、体例之变易,皆可据单疏本推知。单疏本可正注疏本之失,又可矫学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