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注本二十四史》是对中国古代正史进行大规模校勘、注释的文献整理项目。旨在通过校勘和注释,形成一套能够反映当代学术水准、为史学研究者及普通阅史者提供学术助益的二十四史权威版本。《今注本二十四史》项目全书设总编纂一人,执行总编纂二人,另设学术领导小组总体督导。总编纂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政烺先生
本书为《江苏历代方志全书》之一种,归入《小志部》。收录了《弘治两淮盐运司志》《嘉靖两淮盐法志》《盐政志》《河防志》《江苏水利全书图说》等江苏历代盐漕河防类志书,每种书前附有提要。内容涉及历代漕运、盐业、关榷及河防水利等领域,对于保存江苏方志文献、研究江苏运河与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文献集成·初编》共200册,为《八闽文库》出版工程首批成果。采用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次,影印唐代至民国初福建人著述与有关福建文献凡217种,含稿本76种、抄本88种、珍稀刻本52种、油印本1种。所收文献如清陈迁鹤《珍山陈庶子易说》清抄本、清张甄陶《正学堂五经通解》稿本、清王庆云《王文勤公奏
《周书》,唐代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诏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令狐德棻与岑文本、崔仁师负责撰北周史,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周书》共五十卷,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而史论多出于岑文本之手。贞观十年与《北齐书》《梁书》《陈书》《隋书》同时进呈皇家。本书记载了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记载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54年的历史。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世家十卷、十国世家年谱一卷、考三卷、四夷附录三卷。本次校注以百衲本为底本,以中华修订本、宗文书院本、殿本为通校本,并广泛吸收学界的校勘、研究成果,对五代时期人物、地理、职官、礼制、
《北齐书》,旧题唐李百药撰,记载自北魏末年高欢起兵至北齐灭亡(577)共50余年的历史。全书共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本次校注以百衲本为工作底本,参校宋刻元明递修本、南监本、汲古阁本、殿本、金陵书局本等重要版本,并参考其他史书及相关墓志、出土材料考订人物、史实,注释人物、职官、地理、典章制度、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