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考察记与调查资料,指清末民国官员、学者自内地到青海地区出使、考察、旅游或任职青海时所留下的纪行文字。其记载涉及到青海地区的地理、物产、农业、经济、宗教、民俗等等内容,包括了建设、开发青海的建议。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为了建设抗战大后方,中央政府非常重视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广大西北地区的开发,大学和政府机构派出
该志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凤凰村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设有分志18编,前置总述、大事记,后设索引、参考文献、后记。结构合理,内容完整,总计WORD字数115万字(含上下册目录、索引),版面字数大约153万字(1530页,含上下册目录、索引),内含图照1700幅,表格778张,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其中口述
《清代经世文选编》是一部从清代刊印的多种清代经世文书中按照一定标准遴选出来的清代经世文单篇作品集。本书选录清代经世文作品1100余篇。全书200万字。本书是收录*全的选编。本书以世传的已知清代经世文编专著为依据进行精选。据传本得知,清朝先后编印的《经世文》专著有近二十种。本书将世传的这些《经世文》专著全部网罗进来,故称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将取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其中三分之一为diyi次披露),编辑成册,全面呈现从鸦片战争到军阀混战动荡巨变的中国百年近代史,期望能帮助历史学家、读者直观地认识、思考这段历史,回顾反思其间的辛亥革命这一开创性事件。1911年的武昌起义是加速清王朝覆灭的关键,促成了亚洲diyi个共和国的建立,这一历
百衲本二十四史(260册)
《资治通鉴》一书,是宋代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历时19年完成的中国历史上*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一共16朝1362年的历史。这部书问世以后,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明白治身、治家、治国的道理,因此赐名为《资治通鉴》。 《资
本书上限接首部《北京市宣武区志》的下限——1994年12月31日,下限至宣武区、西城区“撤二建一”,新西城区成立的2010年6月30日,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宣武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
《太昆先哲遗书》,又名《太昆先哲遗书首集》,俞庆恩编辑并刊印。本书编辑始于民国十六年(1927),民国二十年全部刊刻完毕,俞氏本来有意刊刻续集,却在刊刻完成前的一年病逝,未能如愿。本书收录的都是江苏太仓、昆山两地先贤的著作,共收录九种书,《从先维俗议》《吴梅村先生编年诗笺注》《爱莲居诗钞》《浣花庐诗钞赋钞》《学庸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