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20册,以2015年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南京大屠杀档案》为素材,包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舍监程瑞芳女士记载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日记、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京字*号证据的16幅日军暴行的照片、国民政府国防部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档案、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美国牧师兼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约翰·马吉拍摄的有关南
本书是一部反映明清时期闽台关系的档案文献图片集成之作。全书以中国第*历史档案馆所藏明清时期宫廷所存涉及闽台关系的各类官方文献为基础,配以相关的历史图片,以时间为脉络,从治理经营、科举教化、整饬营伍、协力御敌、变革自强等多方面,为读者展示了明清时期闽台两地的诸多情况,还原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便读者准确能够清晰了解时
本书是由著名学者李学勤和出版家郭志坤联合主编,由新生代中国学者撰写的可信又通俗的中国历史。从夏商周三代写起,一直到*末的王朝清朝为止,以十二分册完整展现古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分别是《中华文明的开端:夏》《镌刻在甲骨上的史诗:殷商》《封邦建国的礼乐世界:西周》《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春秋》《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战国》《大一
本书分四卷,内容包括:平阴疆域图、县城图、星野、疆域、城池、学校、武庙、寺观、古迹、风俗、时令、山川、八景、桥梁、渡口、牌坊、物产、杂志等。
《黑图档·乾隆朝(部行档)》
《闽台历代方志集成》包括《福建省志辑》《台湾志书辑》《福建府州志辑》《福建县厅志辑》4辑。其中《福建省志辑》《台湾志书辑》汇辑福建历代(截至1949年)和台湾历代(截至1895年)所编的省、府(州)、县三级地方志书,是从历代刊刻的81个刊本中精心筛选出的51种珍贵文献,共138册106752面。内容涉及闽台两地历代以来
本汇编越南卷汇集资料以元明清时代文献为主。诸如《宋史?交趾传》的双方封贡关系。元代试图要求安南服从的征战媾和事情在《元史》的《安南传》和《占城传》多有记载。明朝干预安南事务,甚至一度将安南设为行省,及安南的反抗,不仅在《明史?安南传》中有记载,而且在《议处安南事宜》、《平定交南录》、《驭交记》、《交黎剿平事畧》、《安南
中印两国都以文明古国著称,《佛國記》、《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等文献就是两国古代交流的见证。但是因地理原因,中印两国在古代来往并不密切。只是到了近代,两国关系才日益密切。这与英国占领印度并试图向西藏扩张有关。在这个过程中,西藏与英属印度一方面有商务往来,如《西藏开邮与印度交换邮件照会英使案》、《乙巳考察印
西域是中国史书中古老概念,以汉代张骞通西域而广为传播。《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魏书?西域》、《北史?西域》、《隋书?西域传》、《新唐书?西域列传》、《明史?西域传》等正史都以本朝视角记述了西域史地及社会民情。各朝因交流深度广度有差异,对西域的范围的界定也比较模糊。例如,《西使记》、《西游录》、《长春真人西
日本与中国并不接壤,交往历史却以一衣带水而悠久。从徐福、鉴真的东渡到频繁的遣唐使,反映了往来的密切。宋元以降,中国对日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因为有日本失意武士及中国走私商人的冒险,明代倭寇问题严重困扰政府和地方。入清以后,中日关系发生新的变化。日本从视清朝为狄夷到明治维新强国后与中国争锋,迫使中国官员、士子刮目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