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大事典(1978-2015套装全4卷)》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强社会建设、推荐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主线,真实记录这一时期社会领域改革发展的演变脉络、重大事件和辉煌成就。第一卷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体制改革、民主法治与社会规范等内容;第二卷
《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省善本方志辑》为《中国地方志集成》系列丛书之一种,共收录今山西省境内各区市县古旧善本方志五十七种。其中明代版本十一种,清代版本四十六种。
《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南省善本方志辑》为《中国地方志集成》系列丛书之一种,共收录今河南省境内各区市县古旧善本方志六十三种。其中明代版本七种,清代版本五十六种。本丛书拟分三辑陆续推出,覆盖河南省各区市县古旧善本方志,本次出版的第一辑包括明代版本二种,清代版本十四种。
《中国地方志集成•西藏府县志辑》由巴蜀书社于一九九五年出版。受当时条件限制,本书仅收录道光《拉萨厅志》、民国《太昭县志》等十九种旧方志,没有做到全面覆盖今西藏自治区各区市县的旧方志资料;且由于排版设备及技术等原因,在图片处理方面,即使对于所收集到的这部分方志而言,也无法呈现底本的清晰原貌。并且,随着时间流逝
1.这套大型影印丛书,收入清代至民国时期手抄古彝文献三百五十八种(册)。古彝文典籍浩若烟海,举凡生活事项的方方面面均有所反映。可类分为性理、世系、巫祝、雅颂、风歌、堪舆,禄命、医药、历法等类目,归纳为经、史、文三大部。这些文献均为第一次面世的手抄本。 2.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族历史悠久,彝族先民是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图书馆在其丰富的馆藏文献基础上,选编了有关近代蒙古和俄国历史的部分专题文献,包括中文20种、英文7种、俄文8种和日文17种。内容主要涉及近代蒙古历史、中俄关系史以及俄国与蒙古关系等,文献出版时间均为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上半叶,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依出版顺序,本辑为第十辑,主要为万历朝后期至崇祯朝的明人文集,共收录了四十四位明人撰写的四十八种文集。
依出版顺序,本辑为第九辑,主要为万历朝后期的明人文集,共收录了三十八位明人撰写的四十四种文集。
本书为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系列之一,收录吉林省图书馆所藏方志12种,其中稿抄本10种,清刻本1种,民国铅印本1种。虽然品种不多,但资料质量上乘,尤其是稿本《上虞志刊补》《东三省沿革表》《台湾杂记》等,是很hao的历史参考资料。 古人十分重視編史修志事業。地方志多由歷朝各地政府機構
本书是《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1927—1943)的续编,内容为东亚同文书院第10—20期调查报告,涵盖的时间范围为1916—1926,与《丛刊》相接续,对全面研究东亚同文书院及其调查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续编》所反映的调查时段,正处于东亚同文书院调查的扩大期和圆熟期,这一时期的调查,因为受到政治风潮以及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