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馆剪报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持续到1949年5月末,前后近20年。申报馆剪报资料依托当时较具影响力的报纸,如《新闻报》、《时报》、《大公报》、《中央日报》、《时事新报》、《中华日报》、《东方日报》、《立报》、《东南日报》、《益世报》、《国民新闻》、《华美晚报》、《大晚报》等数十种民国重要报纸的专题资讯,加以
《中国海疆旧方志增编》第二辑,全部为山东沿海地区地方志十七种,时间跨度为清代乾隆朝至民国时期,成书五十册。
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我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社携手辽宁省图书馆拟推出这套“辽宁省图书馆藏东北抗日文献资料汇编”丛书。这套丛书共计二十五种,分为历史、经济、文献三大板块,从宏观到微观,从经济到文化,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九四五年抗战最终胜利十五年间,我国社会、经济、法律法规诸多方面的情况,以及战争
本书收录了民国时期地方概况资料60余种,涉及40余个省、市、县和地区。文献类别有概况、指南、调查报告、考察记、地志等。民国时期的“地方概况”是一类综合性的地方文献,其内容涉及民国时期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生等诸多方面。此次结集影印续编,又一次为研究民国时期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本书收录的民国地方概况
本书選编了一九一二年到一九四九年上海地区出版的具有研究意义和史料价值的艺术类文献资料。所收文献均为中文出版物。包含的艺术种类十分丰富,内容涉及了艺术理论、艺术教育、中外戏剧、美术、摄影、音乐等众多艺术领域。
〔民国〕龙游县志四十卷,余绍宋纂。编成于民国十四年(1925),分正志二十三卷,为通纪一纪,地理、氏族、建置、食货、艺文五考,都图、职官、选举三表,人物、列女各有二传、别录,宦绩、列女、节妇各三略;附志十七卷,为丛载一,掌故八,文徵八;首有《叙例》一卷,末有《前志源流及修志始末》一卷。《重刊民国龙游县志(2函套装共16
《道咸同光名人手札(第一集套装共4册)》一函四册,收录了晚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名士林则徐、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藩、曾国荃、郭嵩焘等七十五人书札手迹,既有重要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又书法欣赏价值。其中,林则徐致王春木、王冬春书,郭嵩焘致沈葆桢书,左宗棠致王子寿书等均为重要史料,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道咸同光名人手札(第二集套装共4册)》一函四册,收录了晚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名士林则徐、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藩、曾国荃、郭嵩焘等七十五人书札手迹,既有重要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又书法欣赏价值。其中,林则徐致王春木、王冬春书,郭嵩焘致沈葆桢书,左宗棠致王子寿书等均为重要史料,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此次出版的《中国海疆旧方志(增编)》在原书的基础上增补:辽宁6种、直隶-天津10种、山东31种、江苏约34种、浙江约60种、福建约12种、广东约26种、广西约5种、海南约15种、港台若干,合计约200余种,其中辽宁、直隶、山东、江苏涵盖了渤海、黄海;浙江、福建主要面向东海;广东、广西、海南活动范围多在南海。预计将上述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