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1841)和《未来哲学原理》(1843)发轫,经过对布鲁诺??鲍威尔1841-1843年的报刊类著作和论战类著作的讨论,转入卡尔??马克思1844年的著作,最后分析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和《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本书
《方法论》是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著名哲学论著,是其三篇论文《屈光学》《气象学》和《几何学》的序言,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有极大的影响。导读部分介绍了原书作者的生平与本书产生的背景,总结了书中的主要思想,指出了本书在学术上的重要地位。注释部分解释了文中非常用、专业性较强的词组。书后对书中的术语按照
本书集中了维特根斯坦从1930年重回剑桥从事哲学工作到1946年这段时间的主要思想精华,包含了他所处理的大部分哲学话题。 《哲学研究》主要是从语言角度入手处理哲学问题的,这些杂驳的哲学问题包括:词语和命题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理解和意谓?逻辑和语言的关系是什么?数学到底有没有基础?人的意识状态该如何得到表达?是否存在一种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历史演变与基本问题》通过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说明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特征,分析了苏联、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反思与重建,从本体论、辩证法、历史观、认识论、价值论等多维视角阐述了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虚无主义:哲学反思》中,罗森教授通过对比基础本体论和日常语言哲学,为古典哲学进行了辩护,反对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的指控使虚无主义在西方得以生根发芽。可以看到,本书秉承了施特劳斯的观点,在哲学思想的网格中绘制出虚无主义的历史脉络,不断回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典理性主义,这无疑也彰显了罗森教授持之以恒的研究重心,即考察
本书在前人的成果和作者多年来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旨在对《存在与时间》的“导论”部分(共48页)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本书除了“前言”中简短介绍海德格尔和《存在与时间》相关知识之外,完全按照《存在与时间》导论本身的章节逐句进行解读,结构和内容上和句读原著一致。本书采取课堂录音整理的形式,尽量保持上课话语的原貌,将深奥怪异的
伽达默尔(Hans?CGeorgGadamer,1900—2002)是20世纪世界*杰出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哲学解释学理论的真正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所著《真理与方法》是其哲学解释学思想的集中展现,而效果历史原则则是其哲学解释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支柱。本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论著,从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原
近20万年来,那些不能摧毁我们的,曾经让我们变得更强壮,如今,却正在彻底摧毁我们。 尽管在过去200年中,人类平均寿命增加了一倍,然而我们却面临着全球范围内肥胖、高血压、精神类疾病、心脏病以及中风患病率的激增。相比从前,我们变得更健康了,同时也更病态了。 在《反本能生存学》一书中,李戈德曼博士提出了一个新观点:那些曾经
《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史学学科创新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文集(套装上下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办,历史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论文集,内容涉及唯物史观与2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历史发展的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以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内容的重要哲学流派。《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研究》选取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这几个有影响力的流派,从他们阐释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方法论和实践哲学入手,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从时代、文化和社会出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