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中国民间舞的基础教学内容,包括少数民族的代表性动作,分为男班、女班、舞蹈传统和典型组合渊源与分析三大部分,教材划分为“概述”“单一性组合练习”“复合性组合练习”“综合训练组合”和“提示性文字”五大部分。教材的舞蹈动作仅以汉字记录,不附形象图;动作介绍着重于若干动作之间的组合方法、衔接规律,对动作的具体做法不作
此书是一位杰出音乐教师兼著名音乐表演者依托30年表演与教学经验,并借鉴当今音乐教学的主流观念,为有志成为优秀音乐家的广大音乐师生撰写的一套系统而又简明的专业进阶教程。全书分为“巧妙练习”“从容表演”“终身创造”三大部分,总计包含十四章,配有51幅插图和58个谱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如何进行高效训练、如何从事舞台表演、如何
楚韵铜雕有着百年历史,流传于湖北、湖南,特别是武汉及周边地区,延续了楚铜雕的独有风格和技法,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历史价值。2017年12月,楚韵铜雕被列入武汉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本书作者为楚韵铜雕代表性传承人安志柏、安力,本书主要通过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楚韵铜雕的代表性作品,展现这一
本书是“吉金华章:秦系印风展”的同名作品集。本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尹海龙主编,第一部分主要是收录当代印坛秦系风格的篆刻艺术家的篆刻、书法作品。主要艺术家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的艺术家,以及全国各地代表性篆刻家共100人。内容包括篆刻、印屏、书法作品,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感受。第二部分是许雄志收藏的秦代印章、封泥实物。
本书的写作集结了笔者近十年女性艺术研究的成果。上篇主要探讨女性主义在中国传播与转译,女性文化审美与身体叙事,中国女性艺术研究文献史、中国女性艺术展览相关理论问题,共6篇专题论文。中篇主要是笔者早期阶段尝试的女性艺术个案研究及批评写作,共6篇专题论文。研究方法上虽有诸多不足,但亦可作为知往鉴今的写照。下篇分别从女油画家群
本书通过“双开”经折页的形式展现了戴敦邦绘制的《石壕吏》杜甫诗意图。该图长约200cm,用中国画的形式描绘了一段唐朝历史的长卷。这幅诗意图戴敦邦运用人物画中兼工带写的技法。意在笔先,经典传神。创作了一种属于戴敦邦的独特个的人物画语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虎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百兽之王,还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之一,意义非凡。壬寅虎年之际,戴敦邦先生创作了四十多幅以虎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运用中国写意的画法,注重神韵。既展现了虎的动物特征,又为虎赋予了人的形态和性情。这里面既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又有道德品质,家国情怀。
《木兰辞》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戴敦邦先生用中国人物画描绘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本书收录了戴敦邦先生《木兰辞》十二张彩色画作。为戴敦邦先生“讲好中国故事”的又一力作。
本画册收集了戴敦邦在1984年到1986年期间所绘制的48幅唐朝历史人物故事白描插画。该套白描插画集基本上涵盖了李唐王朝从建立、发展以及衰亡的各个阶段。也从通过插画的形式,反映了唐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情况。上世纪80年,这48幅作品作为插画出版在李伯通编著的《唐宫历史演义》中。本次重新出版以画册的形式单独成册,
本书为戴敦邦绘中国传统戏曲《西厢记》人物插图。该剧改编自唐代元稹的《莺莺传》,中国古典戏曲源远流长,题材丰富,思想深刻,生动反映古代市民生活与情感,与诗词文赋、古典小说等共同构建了滋养后世的中国古典文学宝库。本书收录了戴敦邦先生《西厢记》二十一张彩色画作。为戴敦邦先生“讲好中国故事”的又一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