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坚持不懈地进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努力通过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来促进哲学的理论创新,并把理论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思想力”,形成了吉林大学哲学学科独具特色的思想传统,在哲学基础理论的一系列重要领域取得国内瞩目的重大成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结集出版《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第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四大主潮之一。我国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大体可以追溯到1981年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译本出版以后。30年多来,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耕耘,这门年轻的学科取得了迅速而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显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哲学专业本科生
黄其洪*的《时间与实践--一种生存论的元实践学导论》认为实践概念具有形上的、道德的和经验的三个层次,研究形上的实践概念的学问被称为元实践学。在西方,元实践学具有三种典型的形式:分析的元实践学、生存论的元实践学和超验论的元实践学。马克思之所以能够提出唯物史观是因为在他那里发生了生存论的转向,在哲学原则上有了一种潜在的生存
这本哲学导航书面向那些对哲学感兴趣的外行人,但对开始上哲学课程的大学生也颇有价值。在《DK目击者文化指南哲学》里,你会发现一些人类所具有的显著、令人费解、鼓舞人心,以及在一些情况下完全特有的想法。在古典主义时期由柏拉图这位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所提出来的一些问题,直至今日仍被哲学家们争执不休。
形而上学问题是西方哲学中的核心问题,深入研究形而上学问题无论对理解西方哲学还是对研究中国哲学以及当代中国哲学的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书以梳理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为主旨,概述了形而上学的概念、问题和历史演变,分别讨论了柏拉图的形式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世纪的形而上学、近代早期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康德对形
传统阐释路线强调历史唯物主义中人的物质性因素,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历史的主体性因素,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中人的主体性因素,忽视人的物质性因素。从而,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呈现的一个完整的、全面的、活生生的、具体的人被遮蔽了,“现实的个人”变成了一个被肢解了的抽象的人。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促使我们要重视《德意志意
人是在思想中生存的,不同的思想方式引导不同的生存。作为西方哲学的次一级学科,形而上学涉及的就是我们的思想方式问题。比如,我们说,眼见为实;但是,我们如何谈论那些不在感觉范围内却又和生存休戚相关的对象?有人说,你命中注定就是穷鬼,真的有命运吗?凭什么来理解或否定命运?这里涉及了理解的工具问题。简略来说,理解就是把那个需要
和谐社会,是且只能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完整、准确、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为指针,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观建设为先导,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位一体”建设为基础。本论著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实践,面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核心,综合运用文
《张奎良文集》全书共十卷,文集为张奎良先生自1982年至今取得的各项成果,包括著作、已发表文章、讲义、生活四个部分,各卷按照年代予以编辑。
《张奎良文集》现在编辑的5卷,收录的是从1980年至2010年30年间的成果。1980年之前的成果,由于编辑主题的原因没有收录。第一卷收录的是1980年至1988年期间公开出版的论文和论著,共计42.3万字。从研究的主题看,主要是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和范畴、唯物辩证法尤其是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