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产业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决定着一个地区数字经济的辨识度、增长性和竞争力。本书运用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统计分析和计量实证分析等方法,遵循理论分析-现实考量-实证分析-路径选择的逻辑思路,对中国数字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基础与战略要义、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进行考察,并对数字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速下降,以往的劳动力投入型经济增长模式不再可行,开发人力资本红利成为助力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迁移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增值和增加。一方面,迁移具有人力资本配置效应,合理地迁移或流动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既有人力资本的优化
基于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各类虚拟社区,包括各类微信群、QQ群、视频社区、直播社区等,在消费者购物决策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虚拟社区中的产品推荐成为了消费者越来越倚重的获取购物参考信息的来源渠道。来自于同伴的产品推荐包含推荐人的产品购买使用经验,是实际使用和评估后的产品信息。相比于传统广告,消费者之间的产品推荐消费者
本教材由上篇人力资源规划和下篇工作分析两个部分组成。上篇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环境分析、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预测、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制定,以及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评价和控制等方面。下篇主要内容为现代工作分析技术及其操作方法,具体包括工作分析的理论概述、方法与技术操作,以及如何把工作分析运用于组织管理实践
本书分为四个板块,一是总报告。拟客观地分析研究202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过程中的成就、特征、问题,从动力机制、协同活力、政策效用、平台效能、创新能力、推进措施及督导机制等多个方面分析存在的矛盾和障碍,并提出2025年高质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新举措;二是产业发展研究板块。拟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空天信息、文化
本书主要从2018年以来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内刊《自然资源经济参考》刊发的185篇文章中重点选取了39篇进行集成,目的是在实现成果共享的同时,接受各界读者的指导,以期共同深化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达到更好效果。历年刊发的文章都有所侧重、主题鲜明,本文集选取的文章大多是我们近年新拓展的领域,也有一些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
本书主要研究消费政策与居民消费之间的互动,就是在经济学的基础上借助史学视角来对消费及其政策的变迁进行分析,探讨国家如何通过消费政策安排来影响消费发展,消费发展又如何作用于国家经济,再随着经济的变动不断对消费政策进行调整。本书以1998-2019年中国消费发展的过程及成效为研究对象,剖析我国扩大消费的政策效应,以判断当下
本书稿基于戴维.罗默研发模型,将数字化信息纳入生产函数中,探讨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及效应,并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利用福建省、全国省级与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理论分析、模型建构与实证检验考察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与效果。其次,利用全国省级与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理论分析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风险投资行业的飞速发展,联合风险投资成为风险投资机构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生存发展的必要手段。风险投资机构需要具备甄别、整合有效信息并合理评估、选择联合风险投资伙伴的能力。本书通过文献梳理、定量研究、实证应用,梳理了联合投资伙伴选择的机理和潜因子模型的现状,归纳了联合投资伙伴选择的决策者偏好反映体系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对国际竞争、全球经济结构具有重塑作用。本书聚焦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税收收入的影响,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20112019年29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深入剖析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实证分析其影响及作用机制。同时,本书还分别考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及